國外名人的勵志故事

  相信有不少的家長都會經常找一些來教育孩子,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幅畫讓奧巴馬當上總統

  美國總統奧巴馬,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他在《無畏的希望》一書中,曾深情地回憶了一幅畫改變他命運的事。這幅深深打動他的畫。就是19世紀英國藝術大師喬治-弗雷德裡克·瓦茲創作的《希望》。

  畫中,一位年輕女子坐在象徵世界的地球上面,身體向前傾斜;低垂著頭,眼睛被蒙上繃帶,手裡彈撥著僅剩下一根弦的古希臘七絃琴,並俯首傾聽這根弦發出的微弱樂曲聲。畫家的意圖是表現人類直到最後也不能喪失希望的主題。

  這幅畫使奧巴馬看後大受啟發,他深情地回憶自己讀畫後的感受說:“雖然這名女子身有疼傷和血跡,穿著破爛不堪,豎琴也只剩下一根弦,但仍有希望;雖然世界被戰爭撕裂;雖然世界被仇恨摧殘;雖然世界被猜疑蹂躪;雖然世界被疾病懲罰;雖然這個世界上充滿了飢餓和貪婪;雖然她的豎琴被毀得只剩下一根琴絃,但這名女子仍有無畏的希望,在她那僅存的一根琴絃上,去彈奏音樂,去讚美世界。”

  奧巴馬把這次看畫的機遇當做他人生的轉折點。就是在看了這幅畫以後,他立志去競選美國總統,以施展抱負,改變美國,改變自己的人生。經過了一番艱苦努力,他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第44任總統。

  :不想鳥在頭頂拉屎

  曾兩次擔任英國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是一位非常有幽默感的豁達之人。在丘吉爾75歲生日那天,有位不懷好意的記者對他說道:“首相先生,我真的希望明年還能參加您的生日宴會。”

  此言一出,驚呆了在場的所有嘉賓,現場立即陷入到一片尷尬之中——大家都能猜出這位記者的言外之意,那便是,他覺得丘吉爾活不到明年。

  面對這位記者的無理冒犯,丘吉爾該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就在大家紛紛猜想之時,卻見丘吉爾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高興,相反卻是微笑著拍了拍那位記者的肩膀,同時以勸慰的語氣對他說道:“不必多慮,你這麼年輕,身體看起來又很棒,應該沒問題的。”在場的人們先是一愣,而後便是一陣鬨堂大笑。丘吉爾以這樣的幽默方式,智慧地化解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難堪,同時又有力地回擊了那位蓄意攻擊他的記者,可謂一舉兩得。

  因為丘吉爾的卓越領導,英國成功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為了表達對他的敬仰,銘記他的不朽功績,英國議會投票通過了一項決議,打算為丘吉爾塑造一尊銅像,並將其豎立在一座知名的公園裡,以供往來的人們瞻仰。

  丘吉爾得知此事後,卻堅決反對,認為自己還不夠這個資格,但是他又不想傷害議員們對他的一片好意,便在接下來的一次例行會議上,這樣說道:“多謝各位打算為我塑像的好意,可我不喜歡鳥兒在我銅像的頭頂隨意拉屎,躲也躲不掉,自己還無法去擦拭,還是請大家放過我吧,讓我保持一個沒有鳥屎臭的‘頭’吧。”

  議員們聽完丘吉爾這種自嘲的婉拒後,再也不好意思強迫他同意了,丘吉爾就這樣巧妙地實現了拒絕的目的。

  :你的過去不是現在

  他出生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從小在叔父的藥房裡當學徒。後來,隻身來到得克薩斯州闖蕩,先在一個牧場裡放牛,再後來做會計員,最終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城的一家銀行裡有了份穩定的工作。

  1895年年末,這家銀行在年終結算時發現有一筆公款短缺,他自知事情敗露連夜出逃,跑到了宏都拉斯。在那裡生活的幾年裡,他孤獨無助,想著自己努力打拼,本來前程光明,卻因一時糊塗事業全無,對此他懊悔不已。他感覺被這個世界拋棄了,所有人都鄙視他,即使走在異國的街頭,他都不敢抬頭,總感覺有人在背後指責他是貪汙犯。

  這一天,他來到了廣場上,坐在那裡,愁腸百結,感覺已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他買來一瓶酒,坐在那裡獨自喝起來,然後準備離開這個世界。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女孩急匆匆地跑過來,對他說:“哥哥,你是不是還要在這兒很長時間,我父親要做手術我得趕過去,可我在等朋友,要把這個皮包給他,這個事也很急,請您幫忙代我把這個包給他,好嗎?他穿黑色的西服戴禮帽……如果他沒來,我很快就回來。”“可我是個貪汙犯,你相信我嗎?”他藉著酒勁,勇敢地說出了自己的苦悶。“你的過去不是現在,我覺得你是個好人。”女孩子邊說邊把皮包放在他手裡,雖然沒有經過他的同意便轉身跑走了,但看得出她確實很著急,委託他幫忙也是真誠的。

  他心裡突然湧起一股暖意,看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人相信他。他開啟包,見裡面放著一些現金和資料,立即把包封上不敢再看,把酒扔在一邊,認真地看著廣場,盯著穿著西裝戴禮帽的男人,可男人一直沒有來。等了好長時間,女孩倒是回來了,見他正端坐在那裡,於是跑上前感謝。女孩坐在他的旁邊,一邊等朋友,一邊和他聊天。他再次問她:“我是個貪汙犯,你不怕我把你的東西拿走嗎?”女孩笑了,對他說:“我只相信現在的你……”

  就是在那個夜晚,“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這句話,一直縈繞在他的腦海裡,似乎讓他讀懂了人生,也讓他把所有苦悶都釋放出來,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他突然感到,這個世界還有人相信他,他沒有被拋棄。第二天,他決定回國看望妻子和孩子,並接受審判,最終被判5年的徒刑,可他卻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快樂與輕鬆,對未來生活充滿著期待。

  在監獄裡,他無數次地把自己在廣場上的那個故事講給其他獄友,告訴大家不要糾結於過去,好好地珍惜當下的時光……“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這句話,成為支撐監獄中許多犯人改過自新的座右銘。他在監獄中積極表現,用在那裡的時光盡情地思考人生,並把自己的過去縮化為生活中一個又一個小人物,開始從事小說創作,1901年,他因“行為良好”提前獲釋。

  他叫威廉·西德尼·波特,筆名歐·亨利。歐·亨利一生創作發表了300多篇小說,作品被收入多種文集,轟動了美國文學界,他也被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一次文藝者聚會,有人問及他成功的祕訣,他流淚了,對大家說:“你的過去不是現在,過去你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現在你行,再過幾十年,你不一定行。你要做的,就是忘記過去,抓住現在。”

  :千萬別以為自己的孩子不行

  溫斯頓·丘吉爾***1874—1965***,英國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領英國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偉大勝利的民族英雄,是與斯大林、羅斯福並立的“三巨頭”之一,是矗立於世界史冊上的一代偉人。這個在世界現代史上留下深深足跡的人,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政治家。他那具有象徵勝利的“V”字型手勢,曾風靡全球。

  丘吉爾出身於聲名顯赫的貴族家庭。他的祖先馬爾巴羅公爵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統帥,是安妮女王統治時期英國政界權傾一時的風雲人物;他的父親倫道夫勳爵是19世紀末英國的傑出政治家,曾任索爾茲伯裡內閣的財政大臣。

  然而,幼年時的丘吉爾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但他不做壞事。他經常把小夥伴們組織起來,自己充當小頭頭,向其他人發號施令。有時向小夥伴們講述自己從大人那裡聽來的故事。官場上的大人們都說丘吉爾是個有個性的孩子,將來或許有些作為。他的父母看到丘吉爾的所作所為,並不擔心什麼,因為他從不損壞別人和自己的東西。

  上學時的丘吉爾,學習成績出乎意料地差。他沒有耐心來啃那些枯燥的拉丁語和自然科學的公式、定理,但他在學習本民族語言方面卻有著特殊的興趣,並表現了出眾的能力。在歷史和哲學方面,他學得饒有興趣。後來,他以勉強及格的平均成績擠進了哈羅公學***專門培養英國貴族和有錢人家子弟的學校***。以後,依然故我。因此,他被列為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好在哈羅公學強調英語寫作,這才勉強允許他把本校的課程學完。

  丘吉爾的學習成績差,曾引起學校老師的多次警告。而他的父母認為,丘吉爾的智力是優良的,英語寫作和演講也非同一般,分數並不能說明什麼,假如專業與他的特長相符,興許會好起來的。他的父母丟掉貴族家庭的包袱,送他進了桑赫斯特軍校,當了一名騎兵士官生。桑赫斯特軍校是一所極普通的士官學校,有身份的人的孩子一般是不會到這所學校的。正是在這個上流社會子弟們瞧不起的地方,丘吉爾如魚得水。軍校畢業時,丘吉爾的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

  畢業後,丘吉爾以一家報社記者的身份前去遙遠的古巴,採訪和報道當地叛軍與殖民地當局之間的游擊戰爭。不久回國,又被派往印度服役。他善於支配時間,善於自學。在這期間,母親從英國寄去一部年鑑。這部年鑑收錄了有關英國政治及世界情況的豐富材料。丘吉爾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讀,並認真記筆記,從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的知識。特別是對那些重要的議會辯論文章,他不但反覆揣摩玩味,還把自己對有關問題的分析、評論與議會講演人的觀點對比,有意鍛鍊自己的雄辯能力。

  在印度服役期間,他寫了一本有浪漫情調的小說,在倫敦和紐約同時出版。三個月後,他又出版了一本有他自己冒險史的描寫南北戰事的暢銷書。幾本書的連續問世,使他名聲大噪,一時成了英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1899年,丘吉爾從印度退役回國,開始投身於他嚮往已久的政治生活。他競選成功,在下議院中佔據了一席之地。由於他的貴族家庭門第以及他的浪漫冒險史,使他這個下議院中最年輕的議員成了備受歡迎的政治新星。他那出類拔萃的演講才華,充滿激情的創造性見解,優雅果決的翩翩風度,使議會大廳裡的聽眾屏息靜氣,心馳神往,把千百人弄得如痴如狂。幾乎沒有一個政界人士不認為這個年輕人將會鵬程萬里,前途無量。丘吉爾本人似乎也對此深信不疑,一副躊躇滿志的派頭。

  果然,幾經波折,終於如願以償。33歲的丘吉爾登上了內閣大臣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