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網路創業致富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建陽土雞,在當地是傳統的“月子雞”,因其獨特的品質,如頭小、腳細、身體緊湊、骨細皮薄等特點,很受老百姓歡迎。如今,有一個叫蔡恕金的農民,藉著電子商務,讓建陽土雞飛出了福建,上了全國人民的餐桌。

  打工仔回鄉養土雞

  1998年春節前夕,蔡恕金回到了建陽老家。在福州打了兩年工,卻沒攢下1角錢,這讓他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一心想著做生意賺錢的蔡恕金,無意中發現,村民們自家養的土雞土鴨銷路很好。於是,他便動起了規模化養殖土雞的念頭。

  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儘管如此,蔡恕金還是準備放手一搏。他向朋友借了錢,又跑到新華書店買了養殖書籍,邊學習邊摸索。直到第4年,土雞養殖廠才扭虧為盈,其重心也從孵化養殖兼顧轉向專業雞苗孵化上。當時,蔡恕金每月能銷售1萬隻雞苗。

  2002年,剛從土雞養殖中嚐到甜頭的蔡恕金,沒來得及慶祝就被突如其來的非典打亂了陣腳。“收購商不來拉雞,大批養殖戶土雞出現積貨,價格一下子跌破成本,每公斤10~12元的土雞、幾角錢的雞苗跳樓價都沒人要,很多養殖戶都準備歇業。”蔡恕金說。

  為了拉住客戶,蔡恕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策:免費向養殖戶輸送雞苗,並承諾以高出市場價回收養殖戶的成雞。幸運的是,非典的影響沒有持續太久,一個月后土雞市場出現逆轉,成雞收購價從每公斤16元到20元再漲到26元,一直跳躍式上漲。

  面對大好的市場,養殖戶訂雞苗熱情高漲,蔡恕金向農戶下了大量種蛋訂單,準備大賺一把。可意想不到的是,禽流感來了,而且影響比非典更大,非但沒人收購雞,連吃都沒人吃了。

  這一次,蔡恕金還是堅持了非典時期的方案,免費送雞苗,保底價回收成雞。好在禽流感來得快也去得快,雞苗和成雞收購價直線上走,蔡恕金又轉敗為勝。

  藉助阿里巴巴銷量1年翻番

  蔡恕金從事雞苗孵化銷售十餘年,客戶數量逐年增長,孵化規模也穩定擴張。但他注意到,多年來,客戶範圍僅僅侷限於本地,而且很多都是親戚朋友介紹或老客帶新客過來的,發展速度緩慢。

  如何突破這個銷售瓶頸?蔡恕金想到了電子商務。2010年,蔡恕金註冊成為阿里巴巴誠信通會員,開始在網上叫賣土雞。時隔1年半,蔡恕金的土雞銷售模式就發生了巨大的轉變。“藉助電子商務,建陽土雞雞苗走向了全國,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雞農紛紛通過阿里巴巴求購,雞苗供不應求。”蔡恕金說,“今年來自阿里巴巴的訂單已經與傳統的線下訂單持平,後者花了10年,而前者只用了1年半的時間。”

  目前,蔡恕金的土雞培育基地已頗具規模,新近又採購了3臺全自動孵蛋機,每月雞苗的銷售量已超8萬隻。他透露,明年來自網上的訂單將超越傳統訂單,而他也將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運營電子商務平臺。他還計劃聯動養殖戶,搞品牌高階生態土雞專業化代養,打造一個集孵化、養殖、銷售一體的土雞養殖合作社。

  帶動村民發家致富

  蔡恕金初中畢業,文化程度不高,但很有經商頭腦。對於網路營銷,他也自有一套。“網上銷售和實體經營的模式不同,但做生意的理念是一樣的。招呼客人要熱情,解答客人疑問要及時,讓客戶充分信任你,才能做成生意。”蔡恕金說,“我也不急著推銷,如果對方合適做這一行,才考慮合作,因為只有客戶賺錢了,我才能賺錢。”

  所以,他把很多時間都花在阿里巴巴論壇上,發帖子寫部落格,傳授和分享養雞的經驗,包括運輸雞苗要注意什麼、何時給雞打什麼針、如何注意衛生、如何預防細菌感染、養多久肉質最好等等。

  蔡恕金對待客戶如朋友一般,帶動了一大批同鄉發家致富。“目前有100多個老鄉把土雞養殖作為副業,常年合作的超過了一半。他們每年增收2萬元左右,形勢好的時候能增收4萬元。”蔡恕金介紹。2010年,福建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7426.86元,通過養殖土雞,農民收入已大大超過平均水平。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析的的故事,是不是有激勵到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