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人創業故事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5則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故事一

  溫州的某些製衣廠幾乎看不到車間和廠房,以生產休閒服為主的美特斯.邦威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在它的總部除了幾間業務洽談室和幾臺電腦,看不到太多的東西,公司總經理周成建稱之為虛擬經營。他說,其實虛擬經營是一種借力,象美特斯·邦威能在短短的這幾年迅速地發展起來,主要就是用了虛擬經營的生產方式。特點是它能使避開大而全、小而全的這種重複建設,走專業化分開之路。

  對美特斯~邦威來說,現在全國共有70多個具備生產能力的專業廠家為它提供生產方面的支援,這些企業大多分佈在廣東、上海、蘇南、蘇北一帶。而產品銷售則由專業化的銷售隊伍通過500多家專賣店去完成。總部的工作人員只需通過這幾臺電腦來了解和監控。當然,新產品的設計開發由總部整體把握,這種方式有些類似於耐克鞋的運作模式,那麼,美特斯。邦威為什麼會採用呢?

  周成建講,“我們作為一個個體工商戶,在積累的資本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如果不採用這種方式有可能就走不到今天這樣的一個規模。因為公司成立只有6年的時間,這麼多工廠都要自己去建的話,肯定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那麼,不算時間,每家生產企業至少要幾千萬的投資,有70多家生產企業,那算起來是一 個非常大的數目。”

  正是因為對自身實力有清醒的認識,美特斯`邦威才通過虛擬經營的方式,使自己從最初2千萬元的銷售規模快速發展到今天9個億的銷售額,6年增長了45倍。

  故事二

  溫州的街上,幾乎沒有大型商場,有的是一家連著一家的專賣店,當然有很多逐漸被人們接受的品牌,它們無一例外都寫著溫州製造。這裡除了皮鞋和服裝,讓溫州人自豪的還有打火機這樣小商品了。

  1987年,溫州人以手工做出了第一隻打火機。12年後,溫州已年產打火機5。 5億隻,佔世界市場份額的80%,國內市場的94%。如果把溫州人一年做的打火機排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因為溫州打火機的存在,曾經是世界三大打火機生產基地的日本、韓國、臺灣,已有80%的廠家關門。日本甚至從最大的打火機生產國,變成最大的打火機進口國。但是,溫州的打火機並沒有賣出好價錢。

  徐勇水是溫州打火機生產商,他說起一件事,“我去過韓國,我的打火機給它是9元錢,它賣多少呢?280元。差別就這麼大,這個對我打擊很大,打火機是我造的。那裡服務員說中國人造不出來這種打火機,我火了,我把所有的資料給他看,名片給他看,把我的打火機也給他看,他相信了,他賣到人民幣算起來280元。我買了兩個打火機回來,我給員工開會,說,為什麼我們的附加值這麼低呀?”

  原因很簡單,溫州的打火機沒有自己的品牌。這些年,大多為國外廠商做貼牌加工。

  但徐勇水還是靈醒過來了,“13年的歷史,現在我們才醒過來,我們也曾是想做品牌,可是我沒有條件,一個質量不過關,一個各方面的情況還不夠成熟,現在應該是成熟了,我們打上‘威眾’的品牌,我想不久的將來,世界打火機還是溫州人說了算數,那既然是溫州人說了算數,總得有牌子呀,你沒有牌子,你不是溫州人說了算數。”

  由於有多年為外商生產打火機積累的豐富技術和經驗,徐勇水已經在2001年註冊了商標,生產自己品牌的打火機。

  故事三

  在奧康集團的皮鞋生產車間,充滿了現代化大工業的氣息,每一隻皮鞋都要經過固定的程式才能完成,各種輔料按要求擺放在指定區域,地上見不到任何邊角廢料,因為工人的腳下都配有垃圾桶,那些紙、抹布髒了就要放進桶裡,必須放在裡面才行,如果不放就要警告,告訴你應該放好。

  目前奧康集團生產一線的員工有3800多人,銷售人員5000多名,2001年生產皮鞋600萬雙,銷售收入8。2億元,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同行業前3位。企業大了,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

  管理講起來很好講,但要從細微的地方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對這一點,老闆王振滔感受最深,比如車間裡面的擺設,包括物品的堆放、員工的就位,每個地方要按標準來作業;從另外一個角度,管理也會減少成本、降低成本。企業生產成本就要最低化、銷售利潤最大化。

  管理的強化,來源於溫州人對品牌意識的覺醒。從自籌的3萬元資金起步, 13年的時間裡,王振滔通過一場品牌革命,把奧康從一個農村小作坊,變成了一個淨資產3億多的鞋業集團。

  王振滔先生說,近幾年來,包括好多國外的品牌其實都在溫州這些鞋廠加工,那麼它賣的價格是我們的三、四倍,也就是同樣的產品,它起碼賣得***比我們貴***好幾倍。其實到這個時候,我們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

  故事四

  從家庭作坊向現代企業過度,並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已經成為溫州企業的共識,而這種共識的達成與溫州遍佈各行各業的商會組織不無關係。溫州的商會多是自發的、純民間的組織,莊吉集團的董事長陳敏就剛剛擔任了溫州服裝商會的會長,在商會,他有自己的辦公室,一週7天,5天在這兒上班。陳敏說,這個行業組織在社會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同行中能夠起到自律,在共同的推廣宣傳還有幫助政府做一些行業的管理,確實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除了來自民間的商會的作用,溫州市政府為企業上臺階、出品牌也做了很多引導工作。

  從92年開始,溫州市政府就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戰略目標,二次創業的核心就是質量和品牌,當時有兩句話叫“質量立市品牌興業”,把質量和品牌具體落實到三 年、五年、八年的要求***就是三年當中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經過了七、八年來的努力,產品質量提高比較快,尤其是到了98年以後,已經出現了一批知名的,馳名的商標和著名的商標。

  在這裡,你看到的是幾個溫州人的新故事,而其實,我們的記者在溫州採訪時,看到的、聽到的故事還要多得多,而且這些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每天人們都會感受到溫州的新的氣息。無論是做打火機的,做鞋的,還是做服裝的,做電器的,溫州人都兢兢業業,在老實本分的同時而又勇於大膽創新。品牌、效益、現代管理、虛擬經營,這些現代企業的常用名詞越來越多地被溫州人所接納和理解,也正是這些,推動著他們一步步走出家庭作坊,走出假冒偽劣,走出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條新路。

  故事五

  意識到品牌重要性的不僅僅是王振滔一人,奧康一家,在溫州4千多家皮鞋民營企業中,實行品牌經營的就有900家,紅蜻蜓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家,它不僅注重品牌,而且成立了中國第一家鞋文化博物館,這家做鞋的企業似乎想從文化中挖出珍珠來。錢金波體會是,總感覺到對文化的投資是一次投資三次回報。怎麼講三次回報呢?因為文化能夠影響產品、能夠影響企業,文化內函更能影響企業家。

  文化對錢金波的影響就是在紅蜻蜓成立6年中完成了兩次轉變,因為對民營企業來說,規模到一定程度,就必須解決企業的持續發展問題。

  錢金波說,要使我們的品牌永遠年輕的話,我們必須要把企業持續發展的風險分流到中層幹部身上去,那怎麼做的呢?我第一個三年,我首先請了一位局長做我的財務總監,我把所有的資產都交給了他,下放了財務一支筆。

  第二個三年,錢金波放棄了總裁的職位,這是他考慮了3年的結果,他認為請總裁是找了一個共同創業的人。

  錢金波說,因為總裁的位子對企業持續發展有科學決策的重任,僅僅是高薪我感覺到還是不夠,我乾脆一步到位就是共同創業,怎麼共同創業?進入我們董事會,要是股東。

  他們已經初步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也意識到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並開始向現代企業制度靠近。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