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資如何計算

  工資標準又稱工資率,是按單位時間規定的各等級的工資金額。工資標準表示某一等級的工作在單位時間上工資收入的水平,是工資收入的基礎。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企業工資計算,希望能幫到你。

  企業工資計算

  應當按照21.75計算。因每個月天數不一樣,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

  所以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21.75平均工作日*實際工作日***即排除雙休日***進行計算。

  試用期也好、試用期滿也罷都是按照基本工資/21.75*實際工作日計算。

  如果1500和2000為基本工資***不包括生產性獎金、全勤之類***的話:***1500/21.75*15***+***2000/21.75*6***=1586.2元

  企業工資的形式

  有最低工資標準、固定工資標準和浮動工資標準等形式。

  最低工資

  2011年4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釋出會,公佈了一季度13個省區市根據當地實際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6%。最低工資標準是指企業中從事最簡單、最不熟練勞動者,單位工作時間的工資數額。最低工資標準是確定工資差別的基礎,其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巨集觀工資的總體水平。企業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主要根據企業自身特徵,但也要考慮以下3個因素的影響:

  1***國家法定的最低工資率,或最低工資標準。企業和國家最低工資標準不是一個概念,但在一般情況下,企業最低工資標準高於國家法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2***以企業內最簡單、最不熟練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為依據。

  3***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不應是一個固定的量,應該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該企業工資基金規模的變動適當的做出調整。

  固定工資

  固定工資標準的含義是每一個工資等級只規定一個工資數額,一旦確定,長期穩定不變,與企業經濟效益沒有直接關係。文章探討了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研究表明,最低工資標準對農民工就業的影響存在一個閾值.在該閾值之前,最低工資標準的增加會促進農民工就業,而超過該閾值後,農民工就業就會隨著最低工資標準的增加而減少.進一步的地區及行業分析表明,最低工資標準東、西部為正作用,中部為負作用;製造業為正作用,建築業為負作用.文章最後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浮動工資

  浮動工資指職工工資隨著職工勞動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動。浮動工資總額通常不包括固定性的津貼和補貼***如副食品價格補貼***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工資總額中浮動部分的構成。

  浮動工資標準的含義是每一個工資等級規定2到3個工資數額,隨企業經濟效益及個人勞動貢獻上下浮動。

  企業工資的交稅情況

  2014年的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即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目前,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