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資計算是否包含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那麼平均工資的計算是否包含五險一金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平均工資計算包含五險一金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令第1號***中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勞動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因此,工資計算口徑是一致的,但具體到每個單位,計算方法各有差異,詳情需勞動者諮詢用人單位。

  社會保險法規定的職工應當參加的險種中,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費用。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繳納保險部分屬於勞動者工資。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十九條中規定,職工個人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由所在單位每月從其工資中代扣代繳。個人繳納的公積金部分也屬於勞動者工資。

  今年3月1日起濟南市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月最低工資標準上調為1500元,其餘縣***市***區上調為1350元。《關於最低工資執行中幾個具體問題的通知》***魯勞社函〔2006〕387號***規定,勞動者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包含在最低工資標準之內。

  平均工資的衡量標準

  在工資問題上,老百姓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平均”二字。從純理論的角度考慮,用“平均數”來表達居民財富水平的變化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但是,如果與現實生活相聯絡,與社會現狀相結合,那麼,“平均數”很有可能難以客觀反映社會現狀、反映群眾的真實生活水平。

  在一個社會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度裡,衡量這個國家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低、財富增長快慢的立足點,應放在社會的“工資短板”方面,即社會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及社會貧困線以下兩個層面。

  首先,要看這兩個層面人群的變化。分析一下,這兩個層面聚集的人群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如果增加了,就意味著社會貧富差距在進一步拉大,社會財富分配不公的現象在進一步擴大,社會矛盾也有可能在進一步積累,就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控制這種現象的惡化。如果減少了,說明現狀在得到改善,可以繼續按照這樣的目標發展。

  第二,這兩個層面群眾收入的增減變化。在“平均數”之外,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線以下的人群收入增長了多少?在貧困線以下的人群收入又增長了多少?如果這兩個層面人群的收入增長水平低於或遠低於社會平均水平,那麼,說明社會貧富差距在繼續加大,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沒有效果或效果有限,必須調整政策策略。

  第三,這兩個層面的變化趨勢。一方面,看這兩個層面人群的變化趨勢,是在向著多的方面發展還是向著少的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看這兩個層面收入的變化趨勢,是在持續增長、增長幅度超過社會平均水平,還是其他現象。通過對趨勢的分析、瞭解和掌握,繼而作出科學的判斷與決策。當然,分析社會的“工資短板”,也可以從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差異等多個方面入手,但是,從收入人群入手可能是最現實、最迫切、最必要的。只有將這一短板的問題解決好,提高公民財政性收入的目標才不至於變成一句空話。

  我們說,如果在社會財富嚴重缺乏、老百姓普遍貧窮的情況下,用“平均數”來反映社會財富的增加、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都有較強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但是,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社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情況下,如果再用“平均數”這個概念,就很難反映社會的真實情況了。這裡的“平均”,更多的可能是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的標誌,而非社會收入水平提高的表現。

  五險一金的申請流程

  職工辦理

  1.辦理情況是:有工作單位的由單位辦理,個人提供身份證和照片;

  2.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可以辦理轉移手續,能隨工作帶走;

  3.養老保險轉移:如果找到了新的工作單位,就到原單位開據養老保險轉移單,填寫清楚現在的工作單位,***最好拿原調動手續***由原單位所在地的社會養老管理部門簽章,辦理養老保險帳戶轉移手續,原單位做養老帳戶減人處理;再到現單位蓋章認可,到現單位所在地的養老保險部門辦理接受養老手續,現單位做增人處理;辦理了養老保險轉移後,現單位也為你參加了養老保險,兩者完全可以合併計算繳費年限,以後辦理退休手續,養老待遇不受影響!!醫療保險的轉移基本一樣。

  4.中間失業一般還要按月繳社會保險,也可以中斷,看自己的情況了;

  5.繳費時間可看有關政策。

  無業辦理

  沒工作單位的只能按照自由職業者的情況參加社會保險,只能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養老保險:帶上本人的身份證、失業證和2張1寸照片,到當地的社保中心的營業視窗辦理。

  醫療保險:辦完了養老保險手續後,帶著上述的材料和辦好的養老保險手冊,到當地的醫保中心的營業視窗辦理。按照規定正常繳納費用就可以了。

  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

  五險一金的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諮詢,各地繳納比例不一樣。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單位20%***全部劃入統籌基金***,個人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

  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3元;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1%;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1%,你自己一分錢也不用繳;

  例如:2013年雲南省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682元,楚雄州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582元,以楚雄州社會職工平均工資3582元*60%=2149元作為最低繳費基數,工資高於2149元的按照實際工資計算繳費。

  對於受益,比如平時生病可以得到報銷,退休可以領取養老金,失業時可以領取補貼金等好處。跳槽後前期所交,社保是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的,到時辦理轉移手續即可。

  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

  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其中個人出的是右邊的部分即 8%+1%+2%+7%=18% ,公司出的是左邊的部即 20%+2%+1%+1%+8%+7%=39% ,也就是說扣除四金後的工資為:X= 工人工資—基數 *18% ;而公司付出的總資金為 Y= 工人工資 + 基數 *39%

  一、四金的繳費比例,不一定等於你的工資,也就是說如果稅前工資 4000 ,繳費基數不一定是 4000 ,有可能低於這個數。

  “四金”是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的簡稱,其中上海市社會保險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目前,在上海市就業的人員是否能在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繳納並享受社會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主要是看其戶籍情況,一般有以下情況:

  一般四金基數就是當月的工資,不過如果工資很高***比如超過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會月平均工資的三倍***,那基數就到頂了。而如果工資特別低的話***比如低於上年你所在城市月社會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數也有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