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鏽病病症防治技巧

  鏽病為茭白的重要病害,主要在南方地區發生分佈,發病後病情往往較重,病株常達60%以上,明顯影響茭白生產。那麼如何防治茭白鏽病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茭白鏽病症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葉鞘。發病初期在葉片和葉鞘上散生橘紅色隆起小皰斑,即夏孢子堆,以後破裂,散出鏽黃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夏孢子。條件適宜常產生狹長條至長梭形鏽黃色皰斑,周緣常具有黃色暈環。後期在葉片和葉鞘上出現黑色皰斑,即病菌冬孢子堆,表皮通常不易破裂,破裂後可散出黑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冬孢子。

  茭白鏽病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及冬孢子在老株殘體上越冬,翌年在茭白生長期間,夏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病部產生夏孢子再不斷進行重複侵染。採茭結束,病菌又在老株和病殘體上越冬。茭白生長期高溫高溼,田間偏施氮肥發病較重。

  茭白鏽病防治方法

  1.採茭後徹底清理病殘體及田間雜草,減少田間菌源。

  2.合理進行水肥管理,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溫季節適當深灌水,降低水溫和土溫,控制發病。

  3.發病初期適時噴藥防治。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溼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l500—2000倍液,或6%樂必耕可溼性粉別2000—2500倍液噴霧。

  茭白生長環境

  茭白屬喜溫性植物,生長適溫10~25℃,不耐寒冷和高溫乾旱。平原地區種植雙季茭為多,雙季茭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對水肥條件要求高,而溫度是影響孕茭的重要因素。茭白根系發達,需水量多,適宜水源充足、灌水方便、土層深厚鬆軟、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的黏壤土或壤土。

  茭白有秋產單季茭和秋夏雙季茭兩類。這兩者均用分株繁殖,長江流域單季茭在清明至穀雨分墩定植,夏秋雙季茭可分春秋兩季,春栽在穀雨前後,秋栽在立秋前後。

  茭白可分為四個階段:

  ***1***萌芽期入春後3、4月開始發芽,最低溫度5℃以上,以10~20℃為宜。

  ***2***分櫱階段自4月下旬至8月底,每一株可分櫱10~20個以上,適溫為20~30℃。

  ***3***孕茭階段雙季茭6月上旬至下旬孕茭一次,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又孕茭一次。單季茭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才孕茭,適溫為15~25℃,低於10℃或高於30℃,都不會孕茭。

  ***4***生長停滯和休眠階段孕茭後溫度低於15℃以下分櫱和地上都生長停止,5℃以下地上部枯死,地下都在土中越冬。

  茭白地理分佈

  茭白原產中國及東南亞,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水生蔬菜,為禾本科植物菰的嫩莖杆被菰黑粉菌刺激而形成的紡錘形肥大部分。目前,把茭白作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國和越南,其中又以中國栽培最早。茭白分佈於我國南北各地,河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臺灣、香港、河南、湖南、湖北、海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黑龍江等地均有種植。餘姚茭白算河姆渡鎮最為聞名,現年產茭白5萬噸,河姆渡鎮萬畝無公害茭白基地先後被列為寧波市二級蔬菜基地、上海蔬菜集團茭白供應基地、浙江省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基地。

  2001年7月河姆渡鎮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茭白之鄉”。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