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行業如何選擇

  創業機會太多,又是反而不知如何選擇最合適自己的,哪些方向最有發展前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

  選擇行業和方向:十個O2O創業的可切入點

  一、做垂直,不做擋巨頭路的綜合型平臺

  要做好一個綜合型的O2O平臺,肯定不會還像團購花幾百塊錢買個模板然後談幾個商家就能上線那樣簡單,它需要具備很多方面的基礎。有足夠的錢和技術實力那是不用說了,除此之外還可能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 使用者基礎:要想做一個綜合型O2O平臺,若本身沒有使用者基礎,那肯定就要做好燒很多錢的準備了;

  2、 商家資源或地推力量:商家資源若是沒有現成的,雖然可以通過建立龐大的BD隊伍來實現,但同樣也要燒不少錢;

  3、 支付工具:對於大型平臺來說擁有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尤為重要,一是或將超過淘寶的現金流若不為己所掌控自然是風險不小,另外很多人所幻想的O2O大資料這座金礦,要想更深入的挖掘,這基本上是一個前提條件;

  4、 地圖:關於這一點倒是不一定必備,不過具備的話自然會更有競爭力,因為,地圖是O2O***之一。

  從這幾點來看,要做一個綜合型的O2O平臺,基本上只有騰訊、淘寶等巨頭才能有一些希望。而對一般的創業者來說,暫且不說其它的條件,就使用者和商家這兩個方面,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就會足夠讓你頭疼。

  所以,對於一般創業者來說,儘量不要試圖去擋巨頭的路,選擇一個垂直行業,做出巨頭們不能達到的深度。

  二、少碰餐飲,做小行業

  2012年全國餐飲市場規模超過了2萬億,算是生活服務業裡面規模最大的一塊,這也導致了餐飲O2O無疑是目前競爭最白熱化的一個領域,包括眾多巨頭在內大家都主要在盯著餐飲,但對於資金、資源實力一般的創業團隊我建議儘量避開餐飲O2O。

  首先,競爭激烈就不用說了,大眾點評的主業是餐飲,騰訊***QQ美食、微信***、阿里***聚划算、支付寶、淘寶本地生活***、新浪微博***微美食***等巨頭以及很多團購網站,目前都在餐飲這塊廝殺中;

  其次,餐飲商家數量眾多,BD壓力非常大;

  第三,餐飲行業目前呈現“四高一低”的局面***房租價格高、人工費用高、能源價格高、原材料成本高以及利潤越來越低***,已經沒多少空間給線上了;

  最後,餐飲資訊化的問題也很麻煩,倒不是李開復之前所說資訊化水平低,畢竟目前餐飲資訊化經過十多年發展也越來越普及,但凡有點知名度的餐廳基本上都已經資訊化了,但是由於餐飲資訊化企業和餐飲企業一樣,即使是行業龍頭,在整個行業裡面的佔比也是非常低的,導致了各個餐飲企業資訊化很不標準、不規範,和線上對接起來很費勁。

  而有很多服務行業,相對餐飲行業來說要“簡單”不少,有的行業可能一個城市BD幾十個商家基本上就能玩得轉了,而這種小行業,目前的競爭也相對更少,有些利潤空間也比餐飲行業要高。對於創業者來說,這些小行業應該才是應該重點考慮的。其實並不要小看這些小行業,做好了也完全不比餐飲這些大行業差,像專注於便民服務O2O這塊的19e,2012年營收已經超過100億了。

  三、大行業細分

  如果實在要考慮餐飲等競爭激烈的大行業,那麼我想也最好儘量是去挖掘細分的機會,切忌一味的模仿大眾點評、優惠券、團購、淘寶等模式,嘗試挖掘一些小眾、個性化等需求,或者融入社會化等元素來進行一些創新,像到家美食會主要對那些不送外賣的餐廳提供跑腿服務,飛宴網從送禮的角度來做線上訂餐等。細分需求找準了不僅可以不用一味的依靠優惠,甚至有溢價使用者也是願意買單的。

  四、二三線城市本地化

  在短時間內,或者說較長一段時間內,巨頭們基本上無暇顧及一些小點的城市,目前它們基本上都把火力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所以二三線城市的O2O對創業者來說會有一定的視窗期,若能利用這個機會發展起來,即使日後巨頭們的手伸到了二三線城市,本地的創業團隊也是有實力與其抗衡的,像很多大型的全國性的團購網站,在很多城市就是一敗塗地的。

  五、整合閒置資源

  關於這一點,我不確定用“整合閒置資源”來形容是否嚴謹。不過主要的意思是類似短租、易到用車、e代駕這種專案,他們的切入點有一個共同點,即所面向的服務基本上沒有線下實體門店,所以這種服務提供者對線上營銷的需求會更為強烈,另外,這些服務也確實存在一定的資源閒置,而且大部分是個人資源,這其實有些類似淘寶的C2C模式了,只不過它們不是產品而是服務,淘寶之所以先C2C,再發展天貓,很大程度上就在於這些小C更好整合一些,剛開始的時候要撬動那些大B是很難的。

  六、位置+輕決策

  O2O之所以成為關注的熱點,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近兩年的快速發展,因為O2O是目前大家所公認的移動網際網路少有的幾個主要盈利模式之一。而通過移動網際網路來實現O2O,目前基本上只有“位置”這一條路稍微靠譜一些,但是,它也不是全能的。

  哪些服務使用者會通過手機來選擇、購買?基本上會是一些比較輕的決策,吃個飯、唱個歌、做個spa或者美甲等等,而很多時候使用者就在外面,比較急於找到合適的可提供服務的商家,這樣對位置的要求自然比較苛刻。而對那些比較大的決策,比如拍婚紗照、找裝修等服務,我想可能就很少有人通過手機來決策了,而且使用者對這類服務的位置要求也並不高,西城的使用者完全有可能選擇東城的商家去拍婚紗照。

  七、痛點較大的行業

  雖然很多服務行業都存在一些痛點,但是有的痛點會稍微小一點,而不少行業的痛點還是比較大的。像餐飲行業,整體上來說因為大眾點評等平臺對商家的約束,已經把消費體驗比以前提升了不少,痛點相對也就小一點了。

  哪些服務行業痛點較大較多呢?簡單一點來說,至少58同城等分類資訊網站上的那些服務行業基本上都是屬於痛點較大的,因為目前這些服務,即使是非真實交易的點評也沒有,只是一些又雜又劣質的資訊羅列而已,對這類服務的O2O,使用者體驗的提升空間是比較大的,這也就意味著能更容易吸引使用者甚至改變使用者的原有習慣。

  八、少拼優惠多拼其它價值

  目前很多人做O2O都還是團購的思維,似乎只知道用優惠來吸引使用者,動不動就讓商家優惠、打折、再讓利。而單純的靠優惠來吸引使用者,對商家來說並沒有太長遠的價值,所以團購因為超低折扣,可以說是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使用者因超低折扣而購買——商家沒有利潤也沒有回頭客——商家服務沒有積極性——使用者體驗很差——使用者不買了、商家不玩了、團購網站倒閉了。

  除了優惠,難道真就沒有其它的可吸引使用者的價值?肯定不是這樣的,其實有很多價值點可以去挖掘,比如貼心的體驗;快捷——讓使用者用盡量短的時間選擇、購買服務;社交;服務質量有約束有保障;交易安全;享受特權等等,當然適當的優惠驅動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考慮,只是應該儘量少的去拼優惠,儘可能的維持合理的、不以犧牲商家服務質量為代價的優惠。

  九、小而美

  假設一下要是團購網站一直堅持一日一團或者一日幾團,而不是目前的一日千團,認真把關每一個套餐的質量的同時控制好數量,一般賣個幾百份就不賣了,多花些精力督促商家好好把服務做好,保障使用者消費體驗,這樣一個團隊十來個人,是不是也會活得挺滋潤的?只可惜很多人當初都是奔著融資、被收購的目標而來,自然也就禁不住規模的誘惑了。

  而O2O創業,我想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做小一點,做好一點,慢慢形成口碑,不靠優惠也能吸引來使用者,這樣利潤空間起來了,對商家的價值也更大了,最後不靠融資也能活得不錯。

  十、賣水

  繼續說團購,在團購這一波淘金潮中真正賺到錢的有哪些?截至目前這個答案肯定不會是團購網站,而是媒體、分眾、團購導航、SP公司、呼叫系統提供商等“賣水”的人。在接下來的O2O行情裡面,賣水同樣也會有不少的機會。O2O賣水主要有以下兩個方向:

  1、 賣給線上公司:這個方向可以參考目前給眾多電商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機會。隨著O2O方面的專案越來越多,這方面賣水的條件也已經越來越成熟了;

  2、 賣給對商家:未來,線下數百萬的服務業商家都將走到線上來,這個趨勢是必然的。目前也就已經有不少商家在準備或正在進行一些嘗試,特別是一些有一定實力、現金流也充沛的大型連鎖服務業商家,由於目前還沒有一個像電商裡面的淘寶那樣成熟的O2O平臺,包括大眾點評也越來越無法滿足他們的一些需求,導致很多大型商家都蠢蠢欲動想自己直接來玩,這其中自然也就存在不少機會,如資訊化、技術、營銷、運營等很多方面的需求。像最近就有一個大型餐飲連鎖商家老闆告訴我他們去年花了近兩千萬來搞資訊化,目前又正在和某個知名的微博營銷公司溝通,對方提了一份微博營銷服務方案,僅服務兩個月時間報價128萬,而他基本上已經決定買單了,但這還只是開始,按照他的計劃,在O2O方面會有更多的投入。

  以上切入點,主要是對O2O創業者如何選擇行業和方向進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在選好了切入點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做網站,而是實實在在的深入到線下,深刻的理解這個行業,不然,切入點再好,你可能也很難切進去。

  五大創業行業選擇推薦

  1、室內裝修行業行業近十幾年來,室內裝飾提高到了一個較新的高度,人們有了更豐富的審美情趣,崇尚一種對自然的迴歸。人們喜歡在傳統的平整牆面上形成有層次的色彩過渡。這種消費需求迫使現代的施工必須能夠滿足人類的情感訴求,更高層次的還要求表現出歷史的文化及沉澱。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越來越不滿足於傳統乳膠漆的單調和普通,於是液體藝術桌布----這種完全可以表達人類情感的需要的塗料開始為人們所重視。眾所周知,建築的全體就是牆面。而牆面的面積是建築物面積的3.5倍。這就意味著,我國塗料每年將有八千萬平方米的市場。但是目前,這個市場大部分運用的都是傳統乳膠漆,剩下小部分的有牆紙、大理石、玻璃、文化石、液體藝術桌布等。據有關資料表明,大理石、玻璃將佔到1/10,牆紙佔到1/10,而液體藝術桌布遠遠低於牆紙,目前僅佔其2/100。可以說液體藝術桌布的發展任重道遠。當然,液體藝術桌布的需求量將迅速上升、從各地的內裝工程來看,許多業主在表達情感訴求的時候都選擇液體藝術桌布,一些大型裝飾工程運用液體藝術桌布的比例也逐漸上升。因此代理一種藝術桌布品牌或者經營一家藝術桌布專賣店是創業開店者不錯的選擇。

  2、運動服裝行業對於服裝產業來講,每個時期都會有新的亮點出現。比如說1999年前後,服裝業中最大亮點是休閒裝,那段時間出現了很多休閒裝品牌;三、四年前,人們發現童裝是一個市場空白點;前年家居服成為新的追逐點,現在可以肯定地說,運動裝絕對會是更大的亮點。隨著中國全動的興起,中國體育產業經濟環境得到極大改變,相關資料表明:到2010年,中國體育產業的產值可達281.2億元,被認為是僅次於美國最有潛力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2008年奧運會腳步的臨近等諸多因素的催化,使得中國運動服裝業空前繁榮,運動服裝業發展前景誘人。據統計,運動休閒服飾市場近年來每年以40%的速度遞增,服飾的單價大約在300–800多元不等,而且其消費的主力是18歲到35歲購買力相對較強的年輕群體,因此,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商家的利潤也是節節攀升。創業者如果選擇這一行業開店加盟應是不錯選擇。

  3、 成人用品行業據專業統計部門的調查資料顯示,性健康用品的年銷售額高達百億元,其中僅安全套就高達數十億元。中國有13億人口,成年人佔70%以上。隨著中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發展,計生用品、性健康用品已經被90%以上的成年人接受。在男性中年人中有83%的人有購買成人用品的經歷。目前,性健康用品的市場正以每年63.3%的速度增長,據專家分析性健康用品市場至少還會在15年之內保持高速發展。全國各地很多電臺都已開設性知識專欄,同時社會各種傳媒大力推廣,令性知識迅速普及,性健康用品市場隨之迅速擴充套件。行業的定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性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性健康用品開始浮出水面,性健康用品被定義為“成人玩具”:著名性學專家、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朱嘉銘介紹,成人性用品的實質就是“成人玩具”,它的出現有著積極的社會意義。未婚青年、外來民工、長期單身外出工作者、喪偶離婚人士、老年夫妻、生理缺陷者、殘疾人士對性保健需求殷切。95%以上夫妻使用性用品能增強性趣,感情更融洽,有利於家庭和睦。成人用品最大的意義在於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選擇成人用品行業投資或開店肯定是暴利。

  4、 教育培訓行業對於創業者來說,要想做的話這是很好的模式,一開始就一步一個腳印,但是你定位、做市場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的企業願景,你不要做那種完全的純粹為了賺錢來做培訓的業務,那樣有時候會誤導你,達不到你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為賺錢做培訓 達不到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對於創業者來說,要想做的話這是很好的模式,一開始就一步一個腳印,先定位、做市場的時候,要考慮到企業願景,不要做那種完全的純粹為了賺錢來做培訓的業務,那樣有時候會產生誤導,達不到企業做強、做大的目標。舉例來說,假如有一些培訓專案,可能是跟政府的一些機構或者政府的一些撥款的專案掛鉤的,這種專案,你說能不能給你帶來財源或者現金流呢?能帶來現金流,是不是長遠發展的專案或者業務呢?不一定,因為政府是有階段性的政策和目標的。什麼樣的專案跟業務能得到風險投資?因為你最後上市一樣有風險投資介入,大資金的投入使你一下上一個大臺階,規模一下上來,你可以花很高的薪資請最專業的人才來進入你這個專案,很快達到上市的標準,這樣順理成章就上市了。教育行業創業需要行業資源和目標客戶群。對於教培領域裡面的創業專案,可能真的有幾個出發點。首先,行業資源到不到位,既然是做培訓教育,那麼你的師資團隊是如何構成的。第二個就是說,目標客戶群,現在能夠被選的培訓物件,現在應該說市面上的培訓機構基本上都做到位了,但是還有沒有空間?肯定有縫隙,再有進入者肯定有縫隙了,大家知道巨人拿到了2千萬、ATA也上市了等等,這都是做教育的。也這麼多的鯨魚那小魚小蝦就不活了,不是,比如我就有一部分資金,可能就做中高考培訓的目標群,我可能還有一個區域性的,比如說我這個社群裡面的白領,我可以給他們做瑜珈或者其他的提升自己生活質量的培訓,都是可以的,就看他所選的點是不是真的結合自己的能力、結合自己的資源、結合自己整個的專案規劃,這是應該首先考慮這幾個方面。

  5、 汽車美容行業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飛速發展著,現在汽車行業也快速發展著,伴隨汽車行業的汽車美容行業的市場會有多大,汽車美容行業會展市場多大的份額,下面是一組新聞資料分析,資料分析如下:昨日,重慶某汽車裝飾公司楊經理做了筆大買賣:一男士花7萬多元給自己的一輛美國福特座騎做豪華裝飾美容,“這些錢足夠買兩輛國產低檔新車了”,楊經理感嘆,汽車消費的火爆讓汽車美容業先行者們發了“橫財”。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從1997年開始,該行業利潤率一直保持在30%—40%左右,重慶每年私車美容“蛋糕”高達6億元左右。據介紹,汽車美容主要包括車外觀、車內部和發動機三個部分的裝飾美容,還包括對汽車某些小裝置進行外觀美容保養和區域性修補,甚至對舊車徹底的翻新。具體專案有內飾清潔、外飾件專業清洗、全車拋光護理和專業車身劃痕處理等。林林總總的汽車美容用品更是令人眼花繚亂:車用香水、香膏、香補、香座竟有上百種,大多是舶來品。一種西班牙純天然香水香型就有薰衣草、青蘋果、紫丁香、檸檬……包裝、價格、種類等不比女人化妝品遜色。國內一項調查表明,85%的購車者對車有裝飾改造需求:中低檔普通型車購買者,樂意掏錢讓車具有個性;中高檔私家車擁有者對汽車美容更講究。江北某汽車美容店萬總告訴記者,從他1997年入行開始,行業內正規店的利潤率一直保持在30%—40%左右,去年略有下降,但至少也不低於25%。記者有位朋友剛剛花了1萬多塊錢將愛車進行了一番美容裝飾,行家估計成本大概不到6000多塊錢,這一利潤遠遠高於萬總的“謙虛”說法。業內人士透露,汽車裝修利潤率超過40%,難怪有些汽車銷售商感嘆:現在賣汽車整車還不如給汽車搞“美容”賺錢。業內人士稱,汽車美容“場面”可大可小:一塊毛巾、一桶水,白手起家、單槍匹馬就可接業務,洗一輛車收5—10元,成本大約3元左右;有點資金的人,花上十幾萬或者幾十萬,在當道的地方開家專業汽車美容中心,利潤很高。市內一家汽車音響美容店每月接待車主就有40多個,售價兩三萬元的進口汽車音響每星期能賣出好幾臺。拿楊經理的話來說,“只要先人一步將汽車美容店做大做專了,就會形成消費者‘送錢上門’的效應。”汽車美容業市場空間到底有多大?鵝嶺某汽車裝飾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一般新車行駛一年左右就需要做一次專業美容護理,絕大多數私家車都會進行二次裝修,花3000—5000元是平常事,花一萬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數。來自重慶市車管所的資料表明,目前重慶私家車已超過15萬輛,以每輛車裝修費4000元算,如果每輛車裝修一次,費用就達6億之巨。“隨著購買力的增強,私家車將更多進入普通人家,汽車美容這塊蛋糕肯定會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