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閱讀答案

  在事業上,林巧稚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醫學上苦心孤詣、好學不倦、不斷精進;在精神方面,林巧稚也只做一件事,舍一己私利去救助與幫助他人,一生通透完美如琉璃。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閱讀材料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

  東方小四

  人的一生,原來可以這樣濃縮定格:因歲月久遠而泛黃的幫病人繳費的單據,與她少年時 代幾乎全優的成績單,靜靜陳列在小小的玻璃櫃裡。此外還有一生各個階段的各種證件證書, 只是,沒有結婚證。 她就是我國現代著名的醫學家、婦科大夫林巧稚。 雄秀的鼓浪嶼上,遊人如織。林巧稚紀念館毓園,如一朵花兒,靜美綻放在這個以鋼琴、 以步行、以故事等等聞名的小島上。而我也因為那尊美好的漢白玉雕像,以及園外以翻開的書 籍狀呈現的金屬上鐫刻的林巧稚的生前語錄,漸漸對她生出了幾分好奇。身為歷史學者的愛人 對我說: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對林巧稚有微辭? 是啊,對身為名人的她,幾乎查不到任何有人說她壞話的文字記錄。這無論對名人還是普通人,都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但林巧稚卻毫不費力地做到了,為什麼?答案可以從她的 生活經歷中找到。 即便在春節假期,鼓浪嶼的圖書館也是開放的,而且對我們這樣隨睫的遊人也不設門檻, 不需任何證件就可以自由閱讀。

  我在一本有關鼓浪嶼歷史的書裡讀到了一個細節,當年林巧稚 與一個師範女同學一起遠赴上海考點去考協和醫學院,在考試進行中同伴突發急病,林巧稚毫 不猶豫地擱筆救人,放棄了考試。考官感於巧稚的忘我與奉獻精神,經過一番曲折,再加上林 巧稚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終為她爭取到了破格入學的機會。 林巧稚一共在協和醫學院學習八年,直至拿到博士學位。畢業那年,林巧稚獲得了那一屆 協和畢業生的最高榮譽“文海獎”。這是一個外籍教會醫生捐出全部財產設立的獎項,也是協 和當時的最高榮譽,每屆畢業生只有一人可獲此殊榮。林巧稚不僅學業極為出眾,且在課餘熱 心公益,為人無私忘我,故獲得了眾口一詞的讚譽和當屆的獲獎資格。 在很多事情上,金錢確實是一個試金石,可以試出一個人的價值觀與品性。林巧稚及其家 人的可敬,也在這方面得以體現。當時協和醫學院的學費較為昂貴,學程叉長,而巧稚的父親 在她讀到漫長八年中的一半多的時候辭世。巧稚的兄長繼承了家業,同時也繼承了父親對於巧 稚的責任,繼續供她上學直至拿到博士學位。巧稚在工作後,自然而然地予以回報,儘管自身 的職位和單位歷經變化,甚至在協和醫院一度關閉期間還曾自開診所等等,她都毅然決然負擔 起了兄長的四個孩子在北京求學的所有費用。

  一生未婚的林巧稚還堅持多年做了許多令人感佩的事。她從工作開始,就請人列出了鼓浪 嶼需要資助的親朋名單,她按人頭每月寄生活費,一直到辭世。如果說這些事情還與親緣相關 的話,她為不相識的貧窮病人付醫藥費的事例則難以計數。另外,她辭世時的遺囑有三項內容, “三萬元積蓄捐獻給醫院的託兒所。遺體供醫院作醫學解剖用。骨灰撒在故鄉鼓浪嶼的海上。” 林巧稚是一個真正美好的人,若用圖景形容,恰如“海上生明月”。我其實不太相信那個“經她親手接生的孩子超過五萬個”的傳揚已久的數字,但因她而得到平安與幸福的人,則何 止千千萬。在事業上,她傾其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醫學上苦心孤詣、好學不倦、不斷精 進;在精神方面,她也只做一件事,舍一己私利去救助與幫助他人,一生通透完美如琉璃。 說句實話,林巧稚年輕時的照片,面容姣好、明眸善睞,真的很美。可以想見,當年她的 追求者不會少。但她沒有選擇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我想我們其實不夠了解她,達個受過良好 的西式教育、睡前讀物幾乎全為英文書籍的大夫,她將一生的使命定位為治病救人,豁出了全部的自己。

  這樣的人是天使,即便是內心最黑暗的人,也難以找到她的人性弱點,因此我們也幾乎找 不到旁人說她是非的言詞記錄。不過我想,至少會有一個靈魂為她難過心疼,為她一生奮鬥不 息、忘記了停歇也忘記了自身而悲傷,那就是她那因患宮頸癌而早逝的母親。其實,世上的父 母,誰都不願自己的兒女單方面去燃燒自己溫暖世界,活成一個完美的雕塑,卻沒有一個可以 小聲嘆一口氣的小小家園。 鼓浪嶼上的鮮花常年盛開,圖書館裡的陌生人拈花微笑,而生於斯長於斯的林巧稚,永遠 不會再回來。

  ***選自《視野>***

  相關連結: 林巧稚1901年出生於廈門鼓浪嶼一個基督教徒家庭。5歲時,母親不幸病故,此後,她便 萌生了長大後當一名醫生的願望。1921年7月,林巧稚從廈門女師畢業。父親問她畢業後打算 做什麼,她說要考協和醫學院。協和醫學院是當時醫學界名望最高的醫科大學,八年才能畢業, 每年的學費是四百五十個大銀元。如此昂貴的學費,對她的家庭來說確實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繼母對林巧稚說:“三姑娘,你現在已經是20出頭的人了,再上八年學,還嫁給誰呀?”林 巧稚說:“那我就不嫁,一輩子不嫁。”本來一句無意的話,竟然成了她一生的承諾。 1929年,林巧稚從協和醫學院畢業,獲博士學位,並留在北京協和醫院當婦產科醫生。當 時,這個英美教會所辦的醫院的聘約上有一條規定:在聘期間不能結婚、生孩子。林巧稚毅然 決然地與醫院簽了一年又一年的合約。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閱讀題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鼓浪嶼上之所以遊人如織,不僅因為這裡景色雄秀,以鋼琴、步行、故事聞名,更因為這裡是林巧稚的故鄉,有林巧稚紀念館和她的漢白玉雕像。

  B.身為名人的林巧稚,,竟然沒有人說她的壞話,那是因為她是一個真正美好的人,一生通透完美,人們從她身上很難找到缺點和不足。

  C.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林巧稚懂得感恩,她不僅在艱難的條件下全部擔負起兄長四個孩子上學的所有費用以回報兄長,而且還知道回報故鄉的親人。

  D.林巧稚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婦產科醫生,一生親手接生的孩子有五萬多個,她給千千萬萬的人帶來平安和幸福,她就像那聖潔、明亮的海上明月。

  E.本文沒有嚴格按照時間順序完整地記述林巧稚的生平事蹟,而是緊扣題目,選取人物的一些典型生活片段和主要事蹟來敘寫,從而刻畫出一位天使般的美好形象。

  ***2***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 ***6分***

  ***3***林巧稚的無私奉獻精神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明。 ***6分***

  ***4***林巧稚為了醫學事業,終生未婚。對林巧稚的選擇你有怎樣的看法?’清談談你的觀點和具體理由。 ***8分***

  《林巧稚一生只做一件事》閱讀題答案

  ***1******5分***選E 3分,選B 2分,選D 1分,選A、C不得分。***A項“更因為……”強加因果,C項“受家庭環境影響”錯,“擔負……費用”與原文不符,“回報故鄉親人”錯,是資助,不是回報。D項“親手接生……五萬多個”只是傳言。***

  ***2******6分***①高度概括了林巧稚與眾不同的一生。②先聲奪人,突出了林巧稚一生的事蹟、成績、生活特點,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③統領全文。***每點2分,意合即可。***

  ***3******6分***①參加考試中途,毅然放棄考試而去救助突發急病的同伴。②在協和讀書時熱心公益活動,為人無私忘我。③參加工作後,長期資助故鄉親朋和其他貧窮病人。④辭世時留下遺囑,死後捐獻自己的積蓄、遺體。***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

  ***4******8分***觀點一:贊同林巧稚的選擇。①人生短暫,精力有限,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林巧稚將一生使命定為治病救人,不考慮婚姻,值得敬佩。②古今中外一些精神特別高尚的人把事業看得高於一切,而不考慮個人私事***包括婚姻***,林巧稚的選擇可以理解。③結婚與否是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他人無權干涉,林巧稚的選擇,無可指責。 四是林巧稚選擇終身未婚也有客觀方面的原因,如家庭環境的影響和醫院聘約的苛責要求等等 。

  觀點二:不贊同林巧稚的選擇。①事業與婚姻並不矛盾,可以兼有;②如果林巧稚結婚成家,家庭生活也許更有益於她的事業,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③選擇不結婚可能會給她的親人帶來傷害,讓親人傷心;④林巧稚人格確實偉大,但讓人可望不可即,選擇不婚也難以成為人們效法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