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和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衊達爾文的學說 "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這本轟動一時的新書就是《物種起源》,它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鉅著。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劃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R.Darwin,1809.2.12—1882.4.19***,英國生物學家,生物進化論的奠基人。他以博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英國派遣的環球航行,做了五年的科學考察。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說》。

  書中用大量資料證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髮展變化的,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轉化定律***。

  他所提出的天擇與性擇,在目前的生命科學中是一致通用的理論。除了生物學之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以及哲學來說也相當重要。

  達爾文與物種起源

  達爾文的名著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第一版的首箇中文譯本。第一版的《物種起源》是最被認可的原著版本,因為這是達爾文尚未受到質疑和責難之前的著述,思路清晰、簡明有力地闡述了達爾文的原始觀點。現代西方學者做進化論方面的研究與著述,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版《物種起源》,基本上這一版已經成為“標準本”。近百年來出版的中譯本都是根據第六版翻譯的。

  書中討論了育種學、生態學、古生物學、生物地理學、動物行為學、形態學、胚胎學、分類學等許多領域的大量現象,揭示出各種生物之間具有親緣關係,物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通過“伴有修改的代傳”而發生變化。達爾文研究生物在家養狀態和自然狀態下的變異,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理論為核心的進化論,認為在“為了生存鬥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則被選擇儲存下來,不利的個體被淘汰,經過一代代的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適應的變異逐漸積累,導致新物種的產生,造成了奇妙多樣的生命形態;棲居在地球各地的一切生物,都是從一個或幾個原始型別進化衍生出來的;演化造成生物多樣性。

  意義:

  1859年11月24日,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奠定了進化論的理論基礎。進化論被恩格斯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