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肚子痛是什麼原因

  很多家長都在苦惱,孩子時不時就喊肚子痛,那麼,?寶寶肚子痛怎麼辦?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小兒胃腸生長痛

  其實,這種腹痛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為“小兒胃腸生長痛”。

  兒童胃腸生長痛的主要特徵是在一定時間內反覆發作,每次疼痛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分鐘。

  2、蛔蟲病

  此類原因主要和寶寶的生長環境以及自身衛生有密切聯絡。

  當環境改變或孩子發燒、腹瀉、飢餓以及吃刺激性食物時突然腹痛,孩子哭叫打滾、屈體彎腰、出冷汗、面色蒼白,腹痛以肚臍周圍最為嚴重。

  3、慢性胃炎

  常為反覆陣發性腹痛,多無規律,以臍上及臍周痛為主,常同時伴有上腹部壓痛、厭食、消瘦、嘔吐、泛酸等典型表現。多數病兒有飲食不潔、飢飽不均或喜食生冷史。

  兒童慢性胃炎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對兒童慢性胃炎應以飲食治療加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為主。除了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治療,家長還可以從調整孩子日常的飲食入手。

  4、急性闌尾炎

  開始時孩子感覺胃疼或肚臍周圍疼,數小時後才轉為右下腹部疼痛。用手按兒童右下腹時會加劇孩子的哭鬧,孩子還常伴有噁心及嘔吐等症狀,然後出現發燒,體溫可升高達39℃左右。

  除了上述的現象以外,急性闌尾炎嚴重時還會伴隨腹部劇烈疼痛等現象。

  5、細菌性痢疾

  常起病急驟,先有發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腹瀉前常有陣發性腹痛,肚子裡“咕嚕”聲增多,但腹脹不明顯。

  病兒脫水嚴重,面板彈性差,全身乏力。 本病以夏秋兩季多發,主要是不注意飲食衛生而引起細菌感染。

  反覆發作,腹痛可輕可重,嚴重時可令孩子持久哭叫、翻滾,肚子稍硬,間歇時整個腹部柔軟,可伴有嘔吐,吐後精神尚好。

  6、嵌頓疝

  孩子陣發性哭鬧、腹痛、腹脹和嘔吐,在站立或用力排便時腹股溝內側出現一腫脹物,或僅表現為一側陰囊增大。經醫生治療後,這種情況還可能反覆發生。

  由於兒童哭泣、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比如解大便時***等原因引起腹壓增加,從而使腸子進入腹股溝或陰囊進而造成腹痛。

  寶寶肚子痛怎麼辦?

  1、飲食策略:適當延長餵哺的間隔時間,減少餵哺劑量***對於吃得少的寶寶,只要寶寶想吃,就不要限制***,減少食物種類,改變烹飪方法***如把鮮奶多煮沸幾次,棄去上面的奶皮***等。

  2、禁食療法 : 對於單純腹瀉,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過6~8個小時。禁食的結果,可能使寶寶出現飢餓性腹瀉,出現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沒有醫生囑咐,爸媽不能對腹瀉的寶寶實行禁食或飢餓療法。

  3、補水方法 : 寶寶腹瀉會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腸腔內的水分不但不能吸收,還會有大量的水析出,如果只喝白開水,是不能被腸道吸收的,還會出現喝水拉水現象。這時如果能口服補液鹽***電解質***,不但能吸收水分,還能吸收補充的電解質,起到止瀉作用。

  4、飲食療法 : 食療在治療腹瀉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具體方法包括:6個月以內的寶寶無論是哪種型別的腹瀉,都不要停止母乳餵養,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並在餵奶前 30分鐘到1個小時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奶液。如果寶寶有脂肪瀉,就儘量給寶寶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前一部分的母乳中含較多的蛋白質,後一部分的母乳含較高的脂肪,不利於腹瀉兒的消化。牛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加大水與奶的比例,如果腹瀉前喂純乳,腹瀉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3:1、2:1,還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的奶皮,降低脂肪含量,成為脫脂奶。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療法***但不適合4個月以前的寶寶***,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變焦黃,每次取適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後食用;藕粉也可作為腹瀉時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開,加適量糖煮沸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