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何運用投射效應

  導語:投射效應是指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心理。即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投射效應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心理偏差,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去對待別人和對待自己,是克服投射效應的良方。

  評價他人

  投射效應是在人際認知過程中,人們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情感、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事實上它也是一種心理定勢的表現,它以評價人自己的心理特徵作為認知他人的準備,作為認知他人的標準。

  由於評價人往往把自己的某種品質、性格、愛好投射到甚至可以說是強加到被評價者身上,以自己為標準去衡量被評價者,從而使評價的客觀性打了折扣,最終使評價結果產生誤差。這種型別的誤差,一般稱為相似誤差。

  市場拓展

  投射效應也被叫做假定相似性效應,企業在市場拓展時有時就會受這種效應影響而帶來損失,應給予關注。在產品投入新市場之前要做相關的本土文化等特徵的調查,更加正確詳細的瞭解和掌握消費者需求。

  在日本,洋娃娃代表著小女孩希望自己長大後的形象。芭比娃娃在日本剛推出時,在青少年眼中,胸部太大,腿也太長,藍眼睛一點也不像日本少女,因此銷售不佳。公司修正了芭比娃娃的胸部和腿,也將眼睛改變成咖啡色。兩年內芭比娃娃賣出了近200萬件。

  很多人認為洋娃娃是日本少女的投射,這形成了需求。但我更認為要從另一個角度去研究這個案例,起初公司損失的失敗之處就在於公司假定了日本市場和美國市場具有相似性,在美國受歡迎的芭比娃娃在日本同樣會受到歡迎,結果卻沒有如期所至。這是忽略投射效應的後果。

  同樣,本土化策略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中國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市場的競爭充分的體現了這一點。百度市場份額一升再升,谷歌拼死掙扎,卻難逃厄運。市場拓展要避免投射效應,不要想當然,要用事實說話,重視市場調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