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如何利用期待效應

  導語:期待效應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指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管理

  運用到管理中,就要求領導對下屬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別的誘導,使下屬得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如領導在交辦某一項任務時,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你一定能辦好”、“你是會有辦法的”┉這樣下屬就會朝你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產生。一個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經過激勵後,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也就變成了行。

  教育

  羅森塔爾效應對被期待者應該說具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在學校裡總有那麼一些教師或校長,在他們眼中,可造之才總是那些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甚至只是幾個尖子,而那些成績平平的學生只能“廣種薄收”,至於那些成績不佳的“差生”那更是“朽木不可雕也”。其實,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師的期待、關心、幫助、愛護,那麼他就會得到發展,就會向著教師期待的方向變化。這就是羅森塔爾效應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人為地去產生這一效應,對其他學生就可能是不公平的,是不積極的,除非是對所有的學生都加以期待。否則就會產生一些“不幸兒”。

  可見,在導學育人活動中,學校教師對學生需要期待關懷。根據上述分析,認為學校教師對學生宜運用如下方面的期待對策。首先,學校教師要有意識地告訴學生自己對他們的期望,並使之變成他們的“自我期望”。這一步十分關鍵。只有學生感悟到學校教師對自己的期望,才會激發出無窮的力量,才會發展自己。其次,學校教師要讓教職工明白懂得“期望”實現後的所有好處,以及達不成期望時會產生的種種不良後果。通過這種“利導思維”和“避害思維”,可以使學生產生趨利避害的心理,為自己發展效力。第三,學校教師還要使教學生堅信只要努力這個期望一定能變成現實。此時,學校教師還要支援並不斷鼓勵學生努力去實踐這一期望。第四,學校教師要幫助學生制訂具體實踐這一期望的計劃,把這一期望具體化、行動化,並從中感受實踐期望的樂趣,克服實踐期望中的挫折,不斷鼓勵、支援他們朝這一期望方向前進,必要時,要為他們創造實踐這一期望的條件和培養他們為實踐這一期望的技能,最終實踐這一期望。可見,羅森塔爾效應最重要的是行動。如果只是口頭上的抽象的些許承諾是不夠的,否則,其影響也只能是短暫的。因此,要使學生產生較大的長遠的羅森塔爾效應,就要通過學校教師的實際行動使他們感受到這種期望所帶來的溫馨、情感的支援和切實指導的關愛,特別是真誠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