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書法賞析

  洪厚甜是我國當代知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非常的著名,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書法作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洪厚甜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洪厚甜書法欣賞

  洪厚甜書法圖片1

  洪厚甜書法圖片2

  洪厚甜書法圖片3

  洪厚甜書法圖片4

  洪厚甜個人簡介

  洪厚甜,1963年出生於四川什邡,號淨堂。師從李良棟、蒲巨集湘、張海、李剛田、陳振濂、何應輝。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清華大學導師工作室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書法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安培華學院教授。

  四川省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副祕書長,四川省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祕書長。

  德陽市文聯副主席,什邡市文聯主席,什邡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任“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三屆扇面書法大展”,“慶祝建黨八十五週年全國書法大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大展”,“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展”評委。

  洪厚甜藝術風格

  從唐代顏真卿、褚遂良入手,上溯魏晉秦漢。潛心楷書兼及行草、漢碑,多年復淫《龍門造像》、《北魏墓誌》,並對《張遷》、《石門頌》等漢碑和二王一系的傳統帖學筆法體系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力求豐富楷書藝術表現語言,拓展其審美空間。

  所作楷書質樸流美,古雅俊秀,行書粗獷豪放,氣勢雄強,頗具感染力。

  書法態勢的表現

  1、各盡其勢

  漢字每個字的各種字型都有其特定的形體和態勢。大體而言,篆書呈縱勢,隸書呈橫勢,楷呈方,草呈圓,而行書則是方圓的結合。但由於每個漢字自身所呈態勢不一,有長短、有大小,有疏密、有奇正,因此書寫時要各呈其勢,量體裁衣。如“身”字之長,“血”字之短,“口”字之小,“蠢”字之大,“夕”字之斜,“中”字之正,“二”字之疏,“囊”字之密,書寫時就要大小相稱,疏密合度,各成真形,各盡其勢。若大小劃一,狀如運算元,逐字排比,便不是書法。

  2、變化裹束

  唐張懷權說: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苟守一途,即為末得,識勢與裹束是態勢表現的兩個方面。裹束是指聚散與開合,即把一個字的某一部分裹束起來,另外的部分就顯得開放了。聚與散、開與合是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的。清周星蓮在《臨池管見》中說:“其要不外鬥筍接縫,八面皆滿,字內無短缺處,字外無長出處,氣滿勢圓方為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