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精美書法賞析

  在洪厚甜先生的書法作品中,我們能夠欣賞到一個什麼樣的書法藝術世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洪厚甜精美書法,希望對你有用!

  洪厚甜精美書法欣賞

  洪厚甜精美書法圖片1

  洪厚甜精美書法圖片2

  洪厚甜精美書法圖片3

  洪厚甜精美書法圖片4

  洪厚甜個人簡介

  洪厚甜,1963年出生於四川什邡,號淨堂。師從李良棟、蒲巨集湘、張海、李剛田、陳振濂、何應輝。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清華大學導師工作室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書法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安培華學院教授。

  四川省書協創作評審委員會副祕書長,四川省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副主任,四川省政協書畫研究院祕書長。

  德陽市文聯副主席,什邡市文聯主席,什邡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任“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三屆扇面書法大展”,“慶祝建黨八十五週年全國書法大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大展”,“全國第二屆青年書法展”評委。

  從唐代顏真卿、褚遂良入手,上溯魏晉秦漢。潛心楷書兼及行草、漢碑,多年復淫《龍門造像》、《北魏墓誌》,並對《張遷》、《石門頌》等漢碑和二王一系的傳統帖學筆法體系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力求豐富楷書藝術表現語言,拓展其審美空間。

  所作楷書質樸流美,古雅俊秀,行書粗獷豪放,氣勢雄強,頗具感染力。

  書法之墨法

  有墨處必有筆,有筆處亦有墨,筆與墨互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之法也是筆法的一種輔助手段。古人用墨貴濃黑似漆,蘇東坡有墨要黑而又亮,如小孩的瞳仁之說。到了明代,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書家兼畫家、畫家必書家的情況極為普遍。於是,在書法領域裡逐漸融進了繪畫的墨法,以增加書法作品的筆墨情趣。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說,即一般分濃墨、淡墨、枯筆、漲墨、渴筆。

  1、濃墨

  濃墨是常見的一種墨法,古人多用此法。墨濃如漆,寫在白紙上黑白分明,極其醒目,字跡清晰飽滿,神采外耀。

  2、淡墨

  淡墨是介於黑與白之間的一種中間色,呈灰色調,給人以清運淡雅的美感。淡墨與用水的技巧密切相關。

  3、漲墨

  漲墨指的是過量的墨水在宣紙上溢位筆畫之外的現象。然而漲墨之妙,在於保持線條基本形態的同時又有朦朧的墨趣,使線面交融。若以宿墨書寫,水分從點畫中分離、滲化出來,筆畫清晰,有骨有肉,則另有一番情趣。

  4、渴筆和枯筆

  渴筆指筆中淡墨所含水分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枯筆則指筆中濃墨所含墨水大多失去後在紙上行筆的效果。前者由於水的作用蒼中見潤澤,後者由於濃墨的作用蒼中見老辣。

  墨法技巧頗多,笪重光說:“磨墨欲熟,破水用之則活;蘸筆欲潤,蹙毫用之則濁。”康有為也總結道:“幹研墨則溼點筆,溼研墨則乾點筆,除了水墨變化的技巧外,蘸墨次數及蘸一次墨寫的字數的多寡所形成的由濃到枯的節奏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墨法技巧之一。”

  如果在一幅書作中同時出現枯溼濃淡的變化,可以增強作品的韻律美,這是技法純熟的表現。不能為變化而變化。更不能硬性追求某種墨色效果,否則反而會顯得做作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