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的原因有哪些

  腸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腸道慢性特異性感染疾病,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病之一,為什麼我們會得腸結核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腸結核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腸結核的原因

  90%以上腸結核由人型結核桿菌引起,此外,飲用未經嚴格消毒的乳製品可因牛型結核桿菌而致病,腸結核感染可經口、血行播散和鄰近器官結核的波及所致。結核病的發病是人體和結核菌相互作用的結果,經上述途徑獲得感染僅是致病的條件,只有當入侵的結核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大,並有人體免疫功能異常、腸功能紊亂引起區域性抵抗力削弱時,才會發病。

  腸結核的護理措施

  對腸結核的預防,應著重在腸外結核的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廣泛進行有關結核病的衛生宣教,教育肺結核或喉結核患者不要吞嚥唾液,並保持大便通暢。日常生活應注意飲食衛生,在公共場所進餐時提倡用一次性碗筷進餐,牛奶應經過滅菌消毒。

  腸結核的治療目的是消除症狀,改善全身情況,促使病灶癒合及防止腸梗阻、腸穿孔等併發症。

  對症治療:腹痛可用顛茄、阿托品和其他抗膽鹼能藥物。攝入不足或腹瀉嚴重者,應補充液體與鉀鹽,防止水、電解質與酸鹼失衡。對不完全性腸梗阻的病人,不僅要按上述對症治療外,還需配合胃腸減壓,以緩解梗阻近段腸曲的膨脹與瀦留。

  腸結核的預後防治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其中肺結核病較為常見。病人需要高蛋白、高糖、高脂肪等營養豐富的食物。結核病人特別是服異煙肼、利福平等抗結核藥物時,常會引起食物中毒或食物過敏,常見的有:

  茄子:結核病患者在抗結核治療中食茄子容易過敏。隨機抽樣研究結果發現,吃茄子一組病人全部在40分鐘—60分鐘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如顏面潮紅、面板瘙癢、煩躁、全身紅斑、胸悶等過敏反應。結核患者吃茄子後發生此種情況,輕者可服抗過敏藥物治療,並在一段時間內不再吃茄子及其他同類食物,嚴重者應請醫生搶救治療。

  牛奶:口服利福平同時進食牛奶,一小時後藥物吸收甚少。而空腹時服用後一小時血中藥物濃度就可達高峰。故服用利福平與利神速定期間,切勿同時進食牛奶等飲料,以防降低藥物的吸收。服用異煙肼不宜用食乳糖及含糖的食品,因為乳糖能完全阻礙人體對異煙肼的吸收,使之不能發揮藥效。

  某些魚類:能引起過敏的魚類一般為無鱗類和不新鮮的海魚、淡水魚。無鱗魚類有金槍魚、鮐鮁魚、馬條魚、竹莢魚、魷魚、沙丁魚等。不新鮮的海魚如帶魚、黃花魚等。淡水魚如鯉魚等。在有用異煙肼治療結核病過程中,食用這些魚類易發生過敏症狀,輕者頭痛、頭暈、噁心、面板潮紅、結膜輕度充血,重者顏面潮紅、灼熱感、心悸脈快、口脣和麵部麻脹感、蕁疹樣皮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發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國內外均有引起死亡的報道。原因是異煙肼是一種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上述魚類組織胺含量又很高,因而缺少大量的有效的單胺氧化酶將其氧化,造成組織胺大量蓄積,引起上述症狀。不但在服用異煙肼期間不能吃含組織胺高的魚類,停藥2周後,也要禁食這些魚。食用其他魚類在烹調時再加入適量山楂然後清蒸或紅燒,或加一些醋,可降低組織胺含量。發生中毒反應,應迅速送往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