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腸息肉是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較女性多見。為什麼我們會得腸息肉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腸息肉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腸息肉的原因

  1.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徵以青少年多見,常有家族史,可癌變,屬於錯構瘤一類。多發性息肉可出現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腸為最多見。在口脣及其周圍、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著,為黑斑,也可為棕黃色斑。此病由於範圍廣泛,無法手術根治,當併發腸道大出血或腸套疊時,可作部分腸切除術。

  2.家族性腸息肉病與遺傳因素有關,5號染色體長臂上的APC基因突變。其特點是嬰幼兒期並無息肉.常開始出現於青年時期,癌變的傾向性很大。直腸及結腸常佈滿腺瘤,極少累及小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遍佈不帶蒂的小息肉。如直腸病變輕輕.可作全結腸切除及末端迴腸直腸吻合術;直腸內腺瘤則經直腸鏡行電灼切除或灼毀。為防止殘留直腸內腺瘤以後發生癌變,故需終身隨診。如直腸的病變嚴重,應同時切除直腸,作永久性迴腸末端造口術。

  3.腸息肉病合併多發性骨瘤和多發性軟組織瘤也和遺傳因素有關,此病多在30-40歲出現,癌變傾向明顯。治療原則與家族性腸息肉病相同;對腸道外伴發的腫瘤,其處理原則與有同樣腫瘤而無腸息肉病者相同。

  腸息肉的治療

  【治療原則】

  根據腸息肉的部位、數目、形態,患者年齡以及有無癌變,決定治療方案。

  1.黑斑息肉綜合徵***Peutz-Jeghers綜合徵***:該病息肉廣泛分佈於消化道,一般在發現有較大的息肉或有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併發腸套疊、腸梗阻或腸道大出血時,才行手術治療。可作剖腹探查,切開胃壁和腸壁摘除息肉,亦可經纖維胃鏡或纖維結腸鏡用高頻電摘除胃、腸道息肉。有腸套疊腸壞死者作部分腸切除術。

  2.直腸息肉,如蒂較長脫出肛門外者,可在無麻醉下結紮及縫扎息肉蒂部後切除息肉。

  3.結、直腸息肉可經內鏡用高頻電摘除。

  ***1***適應證:

  ①無蒂小息肉;

  ②2.0cm,或息肉的蒂>2.0cm。

  ***2***某一腸段中腺瘤性息肉集簇存在,需作腸段切除者。

  ***3***小腸多發性息肉。

  【術前準備】

  1.化驗檢查出、凝血時間及血小板。

  2.高頻電儀模擬試驗檢查高頻電儀工作是否正常。

  3.腸道準備檢查前1d進流食。檢查前4h口服50%硫酸鎂80~100ml,接著飲溫開水1000~1500ml,90min內飲完。擬摘除息肉的病人不用甘露醇做腸道準備,因該藥在腸道細菌作用下可產生易燃氣體甲烷。術前毋需用藥。

  4.方法不用麻醉。內鏡找到息肉後,安放好電極板、再次檢查高頻電儀線路連線是否妥當、正確,開啟高頻電儀開關,根據息肉大小調整電流強度,一般用2.5~3.0檔。吸淨息肉周圍的糞水,抽換腸內空氣2~3次,降低腸內易燃氣體。

  ***1***圈套摘除息肉法:圈套絲套在息肉頸部,小息肉提起懸空,大息肉使息肉頭部廣泛接觸對側腸壁,勿接觸過少,以致電流密度大燒傷腸壁。通電:每次通電2~4s,酌情通電1次或多次,通電見圈套絲處組織發白或冒白煙時,方令助手逐漸收緊圈套器,邊收緊圈套器邊通電。術者和助手一定要配合得當。

  ***2***熱活檢鉗摘除息肉法:用於0.5cm大小息肉的摘除。鉗住息肉頭部將其提起,使息肉基底部形成一細長假蒂,通電時假蒂部位的電流密度大、產生高溫,摘除息肉。

  ***3***電凝器凝除息肉:高頻電儀用凝固電流2~3檔。電凝器對準息肉頭部,凝除息肉2/3才能達到治療目的,但不宜凝除過深。

  腸息肉

  腸息***冊

  【術中注意點】

  1.摘除巨大息肉每圈套一塊息肉組織應<2.0cm。

  2.分葉摘除巨大息肉時,避免已摘掉的息肉組織接觸還未摘掉的息肉而導電,燒傷正常腸壁。

  3.術中如息肉殘蒂發生出血,應立即用高頻電凝止血。

  4.術中如燒穿腸壁,應立即行剖腹手術修補。但如腸道不清潔、腹腔汙染重者,可先行腸造口術。

  【術後處理】

  1.留觀1周,並給予適量補液,應用抗生素及止血劑。

  2.息肉摘除後6~12個月複查1次,如無異常,以後可適當延長複查時間。

  3.腺瘤惡變屬原位癌者,半年內1~2個月複查1次,半年至1年內每3個月複查1次。如無異常,以後延長複查時間。

  4.腺瘤性息肉摘除後,應行全瘤活檢。

  5.息肉惡變的處理:有蒂息肉惡變只侵犯到粘膜層的原位癌,經纖維結腸鏡摘除後即達治癒。息肉惡變侵犯到粘膜下層的早期癌,如腫瘤分化好,惡變息肉有蒂,切緣無癌,息肉的淋巴管及血管無癌栓,而行根治手術又不能保留肛門者,可以密切觀察,或考慮行根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