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是怎麼形成的

  肺大泡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肺泡腔內壓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組織形成的含氣囊腔。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肺大泡形成的的相關知識。

  形成肺大泡的原因

  肺大泡一般繼發於小支氣管的炎性病變,如肺炎、肺結核或肺氣腫,也有一些病因不清的特發性肺大泡。小支氣管發生炎性病變後出現水腫、狹窄,管腔部分阻塞,產生活瓣作用,使空氣能進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致肺泡腔內壓力升高;同時炎症使肺組織損壞,肺泡壁及間隔逐漸因泡內壓力升高而破裂,肺泡互相融合形成大的含氣囊腔。顯微鏡下可見泡壁為肺泡扁平上皮細胞,有時可僅有纖維膜或纖維結締組織存在。

  肺大泡有單發也有多發。繼發於肺炎或肺結核者常為單發;繼發於肺氣腫者常為多發,且大泡常與呈氣腫樣改變的肺組織界限不清。合併明顯肺大泡的肺氣腫也稱大泡型肺氣腫。

  肺大泡的臨床表現

  肺大泡病人的症狀與大泡數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基礎的肺部疾病密切相關。較小的、數目少的單純肺大泡可無任何症狀,有時只是在胸片或CT檢查時偶然被發現。體積大或多發性肺大泡可有胸悶、氣短等症狀。尤其是體積超過一側胸腔容積1/2的巨型肺大泡,或合併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常會有明顯胸悶、氣短等症狀。大泡內感染可出現肺部感染症狀。少數肺大泡病人有咯血和胸痛等症狀。

  x根據大泡周圍的肺實質內有無阻塞性肺病的表現,可將肺大泡分為以下三類:

  I 型

  大泡伴正常的肺實質:其特點大泡位於肺實質內,有明確的空腔和邊界。常位於肺尖。大泡較大時,會壓迫周圍肺組織,但因肺實質正常,病人相對無症狀,肺功能仍可接近正常。巨大肺大泡可充填一側胸腔。

  II 型

  大泡伴周圍肺實質的廣泛氣腫:為廣泛肺氣腫基礎上的區域性加重,大泡常為多發、雙側、有植入肺內寬的基底,各大泡的大小和累及範圍常不同,其症狀不僅與大泡的大小有關,而且與其周圍的肺氣腫的嚴重程度有關。

  Ⅲ型

  毀損肺:為瀰漫性大泡性氣腫,使該區域完全失去肺實質,多侷限於肺段或肺葉,但也可累及一側全肺。

  肺大泡的鑑別診斷

  肺大泡與肺小泡以及肺囊腫三者由於臨床表現相似,容易混淆,嚴格的區分如下:

  肺小泡

  肺泡破裂後空氣進入髒層胸膜下間隙,形成的肺小泡***bleb***,也稱為胸膜下肺大泡,其為位於髒胸膜與肺實質之間的肺泡外氣腔,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肺大泡。肺小泡的大體特徵為:其大小在粟粒狀到3-100px,外壁由髒層胸膜組成,通常多發,基底部肺組織基本正常。多位於上肺尖,也可沿下肺背段的上緣或任何肺葉的邊緣分佈。因為髒胸膜的隨意伸展性較差,此型肺大泡不能膨脹的很大,且很易發展成自發性氣胸。

  肺囊腫

  指位於正常肺組織內的異常含氣囊腔,可為先天性支氣管囊腫***支氣管源性囊腫***或獲得性囊腫。前者是非肺氣腫的先天性含氣囊腔,是早期胚胎髮育過程中,細胞被從喉氣管溝上分隔出來、異常發育成的結構。這種囊腫位於肺或縱隔內,表面覆以纖毛柱狀呼吸道上皮,囊壁含支氣管腺體、結締組織、平滑肌、軟骨等。後天獲得性囊腫是繼發於肺部創傷或感染後殘留的薄壁氣腔,可能是由於外傷後形成了小支氣管的活瓣,使遠端肺組織膨脹、融合成腔,也可因支氣管壁的炎性壞死所致。

  實質內肺大泡

  指肺實質內形成的異常增大的超過25px 直徑的氣腔,可繼發於肺氣腫。胸片上不一定有弧形線與周圍肺組織清楚分界。最常見於上肺野,肺大泡的氣腔由髒胸膜、結締組織及橫行的細小血管所組成的薄膜包蓋。肺大泡的壁是由結構破壞的肺組織所形成。

  肺大泡的併發症

  1.自發性氣胸:是肺大泡病人最常出現的併發症。常因劇烈咳嗽、屏氣或運動,使肺內壓力驟然升高,導致肺大泡破裂,肺內氣體進入胸膜腔而產生。病人臨床表現為突發胸痛、喘憋、咳嗽及呼吸困難,體格檢查可見患側胸部叩診呈鼓音,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嚴重時可見氣管向健側移位。病人症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氣胸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基礎肺部疾病。

  臨床最常見的自發性氣胸是一種既往沒有基礎肺部疾病的自發性氣胸,稱為原發性自發性氣胸***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病人多數為瘦高體型的青年男性,起病常無明顯誘因,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呼吸困難、胸痛等。絕大多數原發性自發性氣胸經手術證實是肺大泡或胸膜下小泡破裂所致。

  2.自發性血氣胸:少數肺大泡病人可出現突發的自發性血氣胸,一般緣於氣胸發生時胸膜腔粘連帶撕裂,其中的小血管斷裂所致。病人除了氣胸症狀外,還可有頭暈、心悸、面色蒼白等失血癥狀。胸片檢查可見胸膜腔內液氣平。部分病人表現為進行性血胸,病情凶險,需緊急處理。

  3.繼發感染:肺大泡繼發感染時大泡腔被炎性物質填充,可使空腔消失,或形成液氣平。病人出現咳嗽、咳痰、寒戰和高熱,原有的喘憋症狀加重。臨床上需要與肺膿腫或空洞性肺結核相鑑別。

  肺大泡的治療方式

  目前絕大多數的肺大泡手術均可在電視胸腔鏡***VATS***下完成。術中發現體積較大的肺大泡應於其基底部正常肺組織處行肺楔形切除,以完整切除肺大泡;較小的或靠近肺門難以完整切除的肺大泡可行結紮、縫扎或電凝灼燒等處理;位於深部肺組織內的肺大泡,除非巨大或合併感染,否則可不用處理。合併複發性氣胸的肺大泡病人,建議同期行胸膜固定術,以期產生胸膜腔粘連,預防氣胸復發。胸膜固定的方法有壁層胸膜摩擦固定、壁層胸膜切除固定和化學固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