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抖的原因和疾病有哪些

  老年人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大群體,這類群體身體本身就比較脆弱的,更有很多的老年人身體比較的差,而且患病比較的多,有的老年人在生活中會手抖,這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老年人手抖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老年人手抖的原因

  病理性的手抖,則多與大腦功能失調有關。大腦中的椎體外系通過電訊號、化學遞質等,幫助我們精確完成動作。其中任何環節出現異常,都可出現手抖等共濟失調的症狀。常見的有原發性震顫,該病主要累及上肢和頭部,以精細動作時出現手抖為主要特點,如寫字、拿筷子、係扣子等。休息、少量飲酒後症狀可減輕。帕金森病,這是一種發生於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以不活動時也出現震顫即“靜止性震顫”為特徵表現,活動時手抖反而減輕。同時常伴有動作緩慢、肢體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狀。小腦共濟失調性震顫,這種抖動屬於“意向性震顫”,定位不準確,越接近目標震顫越明顯。還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引起震顫,比如腦外傷、腦血管病、甲亢、肝性腦病、藥物、酒精中毒等。

  正常的老年性震顫等輕微抖動,一般對生活影響不大,不需要特別治療,可以通過減少自我關注等心理調節來進行改善。有些震顫是需要服藥的,需由醫生根據震顫型別,選擇適合的藥物。還有一部分震顫是需要手術的,比如帕金森病可以通過植入腦起搏器,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或者發現大腦中的問題核團後,通過深入電極把它破壞掉,或通過電極刺激抑制異常活動,減少震顫。

  老年人手抖的疾病

  1.帕金森病。中老年人出現一側手腳不能控制地抖動,並且靜止時明顯,活動時減輕,則要警惕患上帕金森病。該病最為典型的表現是出現拇指與食指每秒3~4次的對合動作,像是“搓丸樣”的動作。該病可隨病程的延長出現肢體僵硬、動作減少、行走不穩等症狀。

  2.特發性震顫。也稱家族性震顫及原發性震顫。此類疾病的症狀與帕金森病正好相反,抖動以肢體活動時明顯,靜止時減輕或消失為主要特徵。家族中有相似患者,有些人少量飲酒後抖動減輕。

  3.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亦是引起肢體抖動的常見原因。如果手抖同時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狀,則應到醫院及時做血清甲狀腺素及甲狀腺B超檢查。

  4.小腦病變。該類患者可出現意向性震顫,即患者越接近目標物體,其抖動越明顯。此外,還可出現眼球震顫、言語改變以及站立行走不穩等共濟失調的表現。

  5.心因性震顫。該種肢體震顫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顯著的特點為發作性抖動,尤其多見於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後發生,當情緒平復後減輕。診斷此病前需要排除器質性病變。

  老年人手抖的建議

  兩手顫抖,讓不少老年人為之煩惱,吃飯、做事都會受到影響。

  中醫專家建議,老年人可做些手部的鍛鍊,以緩解此症狀。

  老年人手抖又被稱為老性震顫。

  其病根多在大腦。

  由於服細胞的衰亡,神經細胞的老化,從而導致小腦萎縮,引起協調共濟功能異常。

  別外,由於老年人動脈感化,加之運動變少,從而導致肌肉變硬,肌力衰退,使雙手產生無法控制的抖動。

  老年人一旦有手抖症狀,且日益嚴重,應及時就醫做適當的檢查,以明確病因,正確治療。

  如確定為老年性震顫,應要注意用腦衛生,加強腦的鍛鍊,可推遲腦細胞的衰老,延緩小腦萎縮的程序。

  其次是適量的運動,加強關節、肌肉的鍛鍊,使各關節及各肌肉群之間能相互協調運作,推遲衰老的程序。

  手部的運動尤其有助於健腦,搓擦兩手、手攥四指、四指攥拇指、兩手握拳輕輕相撞都是很好的方式。

  鍛鍊時應掌握合適的力度,可有效這到健腦防手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