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腿疼的原因和預防

  人到老年,身體各個部位就會出現衰老的症狀,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腿疼就是比較常見的症狀之一,已經成為了老年人的生活困擾,那麼老年人腿疼到底是什麼原因?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老年人腿疼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老年人腿疼的原因

  老年人的腿疼要從骨性關節炎說起。骨性關節炎也稱骨關節病或退行性骨關節病,是以關節軟骨退行性損害為特徵的慢性紊亂綜合徵。這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關節疾病,6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可高達78%,是老年人腿疼的常見原因。發病部位以膝關節最多,女性發病多於男性,約佔全部患者的74%左右。

  為什麼老年人易患骨關節炎呢?在骨與關節的組成成分中,膠原蛋白佔有很大比例。它在骨骼中形成網狀結構,負責黏住鈣質和其他營養成分以維持骨骼的韌性。35歲以後,膠原蛋白和鈣質逐漸流失。50歲以後,膠原蛋白含量僅為30歲時的一半。膠原蛋白的減少引起骨關節結構的退化,主要表現為韌帶鬆弛,肌肉力量和柔韌性減退,關節軟骨的厚度變薄、彈性減弱,從而導致關節,特別是膝關節的整體穩定性和負載能力下降,這樣就容易引起膝關節的損傷,最終導致骨關節炎。

  骨關節病目前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臨床上一般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減輕症狀。輕症患者可首選外用藥和物理治療,如調整運動方式、適當的關節功能鍛鍊和肌肉力量練習等;輕度至中度疼痛的患者,可選擇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這是被美國類風溼學會推薦的首選用藥;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患者,可在外用藥和理療基礎上加服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如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和昔布類等;對於嚴重患者,如出現關節腫脹積液甚至變形者,需考慮手術治療。

  在內外科治療的同時,還應配合適當的功能鍛鍊,以改善膝關節的功能。輕中度患者可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一些低強度運動,包括肌力訓練***如急性期採用仰臥直腿抬高,慢性期採用沙袋或騎自行車訓練***和關節活動度訓練***主要是患膝的被動屈曲訓練***。

  老年人腿疼的預防

  1、早期物理治療早期骨性關節炎,可以採用物理方法,尤其適用於對藥物不能耐受的患者。急性期以止痛、消腫和改善功能為主;慢性期以增強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關節功能為主。

  根據需要可選用熱敷、超短波照射、中藥離子匯入、中藥燻蒸、水療、蠟療等,對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有一定幫助。

  2、早期鍛鍊療法早期鍛鍊也能達到治療的目的,首先應通過鍛鍊減輕體重,多做增強肌肉力量的鍛鍊,同時避免爬山等運動。

  但要注意的是,在急性炎症期,應禁止鍛鍊,少走多坐。待炎症消退後,可選擇對關節衝擊小的柔和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以改善關節功能、促進康復。

  3、可以使用一些輔助措施,如助行器及柺杖等,還可以穿吸收衝擊力的鞋子,使用內低外高的鞋墊和使用膝關節內側支具,配合適宜的鍛鍊,可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

  4、晚期防止致殘骨關節炎發展到後期可致殘。

  5、預防扭傷與過勞,調控飲食避免體重過胖,防寒保暖,避免某個關節負擔過重的姿勢;

  6、在適當休息、合理運動***保持肌力及關節穩定性***基礎上進行理療、按摩***關節腫痛時不宜按摩***、封閉、藥物***含中醫中藥***等治療;

  7、關節變形時,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人腿疼的注意事項

  1. 注意營養平衡,多食富含膠原蛋白和鈣的食品, 如牛奶、蛋類、豆製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以確保骨關節代謝的正常需要。

  2. 注意保護關節,防止受潮受涼。

  3. 減輕關節負擔。肥胖會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生,故肥胖者應積極減輕體重。平時生活中應注意減輕關節負重,提東西最好不要超過3公斤,並儘量避免爬高或搬重物等。

  4. 儘量選擇節奏緩慢、運動量適宜和關節負重小,並適合自己的鍛鍊方式。特別是已患有骨性關節炎者,更要注意避免負重的鍛鍊, 如長跑、登山和頻繁上下樓梯,以及扭秧歌等需頻繁扭動膝關節的鍛鍊和反覆下蹲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