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燒初期如何治療

  孩子發燒是常見的現象,尤其是現在早晚溫差大,孩子很容易生病的。孩子生病了家長們最頭疼了,都想很快把燒退下來。那麼有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發燒初期治療方法:

  一、多喝大米粥、湯類。

  煮爛的大米粥易於消化,並且熱熱地喝下可以幫助身體微微出汗。《傷寒論》中:“服已,須臾啜熱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入水淋漓,病必不除”即是在服用方劑之後,要多喝些大米粥以助藥力,然後蓋好被子微微發汗。

  二、生薑蔥白水。

  生薑45g蔥白四段,大火燒開之後小火煮30分鐘,趁熱飲用身體微微出汗即可蓋被休息。生薑辛辣散寒,蔥白亦有類似功效,是從身體內部幫助身體排寒邪。

  三、保證充足的睡眠。

  正邪交爭過程中,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減少對身體正氣的消耗。而睡眠是最能節約身體能量,以集中能量對抗病邪的方法。

  小兒高燒有何妙招

  一、小兒高燒,可用生薑搗碎擠出薑汁,混合一枚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敷於孩子肚臍並用醫用紗布或者創可貼貼好。此方法與南懷瑾大師所傳“溫臍法”有異曲同工之效,能夠直接提升身體正氣水平,從而戰勝病邪。

  二、小兒是稚陽之體,病邪淺,在一般情況下采用正確的推拿方法,即可治療小兒高燒。方法有捏脊、清天河水等。

  三、可艾灸大椎穴。大椎穴是手三陽、足三陽、督脈七條經脈交匯的地方。是陽氣匯聚的點,艾灸此處能夠振奮身體能量對抗病邪。

  退燒祕方大放鬆!

  最後一項是最重要的祕訣,一般人可別告訴他!

  近2000年以前的古人可以讓感冒等疾病“覆杯即愈”,源自他們對中醫藥體系的熟練應用,如下是由經方化裁而來的感冒基礎方,可據家人具體症狀抓藥。

  基礎方:

  葛根60g 麻黃30g 桂枝45g 白芍45g 生薑45g 炙甘草30g 大棗12枚 乾薑60g 黃附子20g

  以下為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加減:

  1.嗓子癢、咳嗽:

  加麥冬45g 五味子20g

  2.黃鼻涕:

  加黃芩45g

  3.黃痰:

  加瓜蔞30g

  4.白痰:

  加半夏15g

  5.偏頭疼:

  加柴胡30g 黃芩45g 川芎45g

  熬藥方法:

  全部藥材***包括黃附子***放到一起,儘量冷水泡半個小時。

  第一次煎藥時間為大火燒開,小火煎50分鐘,倒出藥液。

  將剩下的藥材再加水,大火燒開,小火煎30分鐘,倒出藥液。

  將兩次的藥液合到一起,攪拌均勻後分成兩份,一次喝一份,喝之前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