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別人腳後跟痛是怎麼回事

  糖尿病病人腳雖然不大,卻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其骨骼數量占人體骨骼總數的1/4。可以說腳後跟是全身器官的一個投射區,身體的疾病可以通過腳部觀察出來。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糖尿病病人腳後跟痛的原因,供大家參考。

  糖尿病病人腳後跟痛的原因

  一、糖尿病腳後跟痛怎麼回事

  1、血糖高導致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高血糖的原因,導致人們出現動脈硬化,微血管變窄,腳部血液迴圈不足等症狀發生,足部因為長期供血不足導致腳後跟疼痛的症狀發生。

  血糖高、血液濃稠會造成血管損傷和閉塞,還會導致損傷組織神經損傷,引起肢體血管的植物神經病變,進而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腳後跟疼痛的症狀。

  2、韌帶發炎

  絕大數人腳後跟疼痛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的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和後跟疼痛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腳後跟疼痛。

  3、其它疾病

  腳後跟疼考慮兩類可能,若是是隱隱的疼,並且是累了之後痛苦悲傷加沉,可能是腎虛,考慮吃些補腎強筋骨的藥;若是尖疼,痛苦悲傷比力猛烈,則無可能是刪生,醫院能夠做個小手術,也能夠吃刪生的外成藥,痛苦悲傷難忍的話能夠加服行疼藥。大腳趾發麻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若是不安心,能夠去相關科室做個檢查。

  4、鞋子摩擦

  如果您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四肢很有可能會出現浮腫現象,當腳浮腫出現的話,患者在行走很長時間就會導致摩擦,進而使腳疼痛難忍。

  5、長期站立

  如果您是售貨員、餐飲員等工作要求站立的,那麼也會產生腳後跟疼,這是正常的身體本能反應,這就需要經常坐坐,緩解疼痛。

  二、糖尿病人腳後跟痛的處理方法:

  1、藥物治療

  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保證血糖的健康穩定。對於較為嚴重的糖尿病患者可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進行治療。同時,檢查患者足部血管以及神經,對於發生了血管病變的患者及時使用藥物或手術方法進行疏通和修復,進而減輕患者足部的痛苦。

  對於發發生了嚴重潰瘍、壞疽的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清創,控制感染。對於常規換藥沒有效果的患者,可使用於氏糖疽康之類的良藥進行換藥治療。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生素藥物控制傷口炎症感染。

  2、重視足部保養

  每日用溫水洗腳,連結血液輪迴,減輕區域性炎症。防寒保暖。冬季要出格留意腳部保暖,避免寒冷剌激。鞋的大小要合適,量地柔嫩、寬鬆,能讓所無腳趾平放和略為勾當。鞋底要無必然的厚度,外軟裡軟,特別鞋跟裡面要無彈性,鞋內最好墊無薄的鞋墊,那樣能將本身的體沉平均分派,鞋底過薄過軟還容難毀傷腳部。

  3、調整飲食

  糖尿病人可以是高鈣飲食,如蝦米皮、海帶、紫菜、酥魚、海藻、芝麻醬等,含鈣豐碩的動物骨頭湯,含維生素C豐碩的食物如新穎的蔬菜和生果,多喝牛奶、豆乳。100克豆腐渣外含鈣100毫克,幾乎取牛奶的含鈣量相等,是最價廉、最難得的補鈣佳品。

  西醫治療腳後跟疼痛

  手術治療

  ①足跟骨刺切除術,對於頑固性跟骨痛,X片證實有骨刺者,在跟骨內側作一切口,進入跟骨,將跟骨內側骨刺全部銼除。

  ②跟骨鑽孔術:對跟骨內壓高者適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內壓降低,治療頑固性無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內側切口,達跟骨後,將跟骨內側鑽孔7~10個,效果達90%。

  ③跟骨神經切斷術:對於無原因頑固性足跟痛可採用此法,不過是一種破壞性手術,將跟骨脛後神經支和腓腸神經支切斷。

  ④跟骨滑囊切除術:是將跟骨結節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⑤平足症的跟骨截骨術:目的是通過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擺正,使跟骨有一個良好的生物支架。

  其他治療.理療;

  2.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壓痛點注射臘酸強的鬆龍,每週一次,往往2~3次治癒。跟後滑囊炎常發生在跟腱與面板之間,摩擦損傷引起,表現囊內積液,腫脹壓痛。避免摩擦及囊內注射醋酸強的鬆龍有效。

  常見腳後跟疼的原因

  1、腳指甲輕微下陷

  貧血症狀。如果體內缺鐵,腳指甲就會顯得蒼白、易折斷,出現不規則的凹形或勺子狀的壓痕。補鐵時最好同時服用維生素C,加速鐵元素吸收。

  2、腳面和腳趾無毛

  可能是血管疾病。當動脈硬化使心臟不能把足夠的血液輸送給腳時,腳上就會“寸草不生”。供血不足還會讓人感覺不到腳的脈搏,站立時,腳面是紅色的,一旦抬起,立刻變白。可以通過運動和食療方法改善身體迴圈。

  3、腳頻繁抽筋

  腳突然抽筋,或是肌肉的猛然收縮,可能是由鍛鍊或脫水引發的短暫情況。如果這種情況經常發生,那麼就是你缺鈣、鎂、鉀等微量元素。孕婦在晚期妊娠一定要小心,要增加血流量,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為了避免抽筋,睡覺前最好伸展一下腳丫,然後喝杯熱牛奶補鈣。抽筋後除了按摩,也可以敷冷毛巾或擦酒精讓肌肉放鬆。

  4、腳掌疼痛不見好

  可能是糖尿病。不斷升高的血糖破壞腳部神經,表現為由壓力或不小心的摩擦而引起的刮傷、切傷或刺激。讓人對腳傷沒有太大反應。如果不及時處理,最終會導致截肢。出現這種情況馬上治療潰瘍,並做個糖尿病的檢查。

  5、腳寒

  貧血或甲狀腺問題,此外迴圈不暢也是原因之一。這種情況多發生在40多歲的女性身上。腳冷的同時還會感到疲勞、抑鬱、面板乾燥。

  6、腳指甲厚重、發黃

  指甲下的黴菌感染引起。治療不及時,指甲將變黑、發出難聞氣味。糖尿病、血液迴圈不暢、免疫力下降者最易“中招”。如果老年人走路有問題,有時候也可能是這個問題,但是不易被人們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