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時候喝冷飲對身體好不好

  冬天到了,很多人感覺很燥熱,也許吃杯冷飲讓你感覺很舒服。那麼冬天吃涼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冬天喝冷飲好嗎,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喝冷飲好嗎

  冬季可適當食冷飲。

  冬季吃些冷飲,旨在消“火”,不但效果較快,而且也是一番別緻的享受。當然,冬天吃冷飲食也要因人而異,尤其是胃腸功能欠佳者需慎食。同時,冷食只能起到帶走體內一部分熱量的作用,治標不治本,所以不妨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蘿蔔、蓮子、松花蛋等。

  冬天吃涼食的好處

  人肺腑火盛,而冬天“上火”的現象似乎還更多,故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冬天外界氣候雖冷,但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少,可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再加上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所以很容易導致胃肺火盛,甚至人會出現“火盛三焦”現象,即上焦蘊熱,表現為舌尖赤紅、舌苔黃厚,易導致上呼吸道、咽峽、扁桃腺、口腔粘膜疾患;中焦蘊熱,多因過食油膩、甜或大補的食物造成,表現為舌苔厚、尿黃、便祕、焦渴等;下焦蘊熱,多因腎虛、腎炎、膀胱炎、痔瘡等引起。

  冬天適當吃點冷盤

  冬天天冷,人們喜歡吃油脂多、高熱量的食品,加之戶外活動少,因此易發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為了不增加體重,除了注意體育鍛煉外,多吃些冷盤,能迫使身體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從而達到減肥目的,確保健康。

  冬季可常喝涼開水

  若能經常飲用涼白開水,有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面板病之效。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涼開水,能使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排洗能力增強,促進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功能,有助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肌梗塞。

  吃冷飲要注意的六大禁忌

  忌食用過多冷飲

  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特別是患有急慢性腸胃道疾病者,更應少吃或不吃。

  忌在劇烈運動後吃大量冷飲

  人在劇烈運動後,會導致體溫升高、咽部充血。此時,胃腸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飲的刺激,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或咽部疼痛、發音嘶啞、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忌吃不衛生的冷飲

  由於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攝氏零下170度的低溫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潔的冷飲,就會危害身體健康,故沒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

  嬰兒忌食冷飲,幼兒少吃冷飲

  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絕對禁食冷飲。幼兒的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粘膜血管及有關器官對冷飲的刺激尚不適應,因而不要多食冷飲,否則會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狀,甚至誘發扁桃體炎。

  老年人慎吃冷飲

  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已明顯減退,對冷飲的耐受力也大大降低,如吃了過多的冷飲,不僅會引起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還可能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特別是體質虛弱的高齡老人,最好禁用冷飲。

  忌吃不新鮮的冷飲

  吃冷飲以“色清、味美、品鮮”的為佳,要認真檢視冷飲是否衛生、新鮮。一般的果汁類飲料應沒有沉澱,瓶裝飲料應該不漏氣,開瓶後應有香味。鮮乳為乳白色,乳汁均勻,無沉澱、凝塊、雜質,有乳香味。罐頭類飲料的鐵筒表面不得生鏽、漏氣或漏液,蓋子不應鼓脹,如果敲擊罐頭時呈鼓音,說明已有細菌繁殖,也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