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酸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介紹

  口中自覺有酸味,就是口酸。中醫認為,口酸多為肝膽之熱侵脾所致,我們只有找到口酸的原因才能夠治療口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口酸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口酸的原因

  中醫認為,口酸多為肝膽之熱侵脾所致,是肝氣上溢的徵兆,常伴有胸悶脅痛,噁心、食後腹脹、舌苔薄黃、脈弦等症狀。如有乏力、脈弱、情緒低落、不想吃東西,可能是肝鬱脾虛,可吃些健脾養肝的藥。

  口酸的治療方法

  肝經鬱熱證

  【症候】 口酸,胸脅脹滿,急躁易怒,頭暈失眠,小便黃,大便幹;舌偏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法】疏肝清熱。

  【方藥】柴胡清肝飲合左金丸加減:柴胡10克,梔子克,黃芩10克,黃連3克,青皮8克,枳殼6克,薄荷***後下***3克,甘草3克,吳茱萸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胃中灼熱,苔黃者,加大黃連至8克;泛吐清水者,加姜半夏10克,陳皮10克,乾薑5克;吐酸者,加烏賊骨10克,煅瓦楞子10克。

  脾虛肝熱證

  【症候】 口酸,脘腹隱痛,飢時尤甚,神疲肢乏,小便淡黃,大便溏薄;舌淡紅、苔薄白或稍黃,脈細弦。

  【治法】健脾清肝。

  【方藥】柴芍六君子湯加減:柴胡15克,陳皮15克,木香克,黨蔘15克,烏賊骨15克,白朮15克,茯苓15克,半夏10克,黃連5克,炙甘草3克,吳茱萸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 若兼血虛者,加當歸10克,白芍15克,川芎克;若舌幹津少欠潤,陰津不足者,加太子參15克,石斛15克,麥門冬12克,生山藥10克;食滯者,加山楂10克,麥芽10克,神曲克;痰熱者,加黃連3克,淡竹茹10克。

  口酸的護理方法

  應設法消除誘發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麵條,麵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