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和症狀

  出生才幾天的新生兒居然腹瀉了,小爸小媽又心疼又焦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新生兒腹瀉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生兒腹瀉的原因

  原因1:餵養不當

  給新生兒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新增米糊等澱粉類食物,都容易導致新生兒積食,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腹瀉,大便含泡沫,帶有酸味或腐爛味,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嘔吐、哭鬧。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若症狀不能改善,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原因2:生理性稀便

  在給寶寶腹瀉下定義以前,首先應考慮寶寶是否真正得了“腹瀉”。由於正常新生兒的腸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餵養方式的寶寶大便性狀也存在明顯區別,因此,當寶寶出現大便次數多及稀便等“腹瀉”表現時,可能還無法斷定寶寶得了“腹瀉”。如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可多達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較稀薄,如果寶寶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長正常,就不必擔心。當然,對於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現像鼻涕狀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應及時找專家檢查治療。

  症狀: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每天大便次數較多,較稀,色黃。寶寶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增長正常。

  對策:合理餵養,加強護理,注意寶寶的精神、胃口、體重變化,一般無須處理。若懷疑是真腹瀉,應考慮以下原因,或及時進行專家治療。

  原因3:對奶粉過敏

  100名嬰兒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這種症狀多出現幹2—3個月的嬰兒。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新生兒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腹瀉超過兩週,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伴隨面板溼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處方給新生兒餵食特殊的奶粉。

  原因4: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因此,只要從根本上把造成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腹瀉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感冒、腹瀉。

  對策:加緊治療感冒,預防脫水。

  原因5:病毒或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約佔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傳染性很強,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無膿血,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膿血,應考慮細菌性腸炎。常合併嘔吐發熱。

  對策:不要猶豫,立即找專家接受治療。

  溫馨提醒:小爸小媽要特別注意寶珠寶店的清潔衛生,經常清洗寶寶的小PP,當然處理完寶寶的糞便後還要洗淨自己的雙手,以防病菌感染。

  新生兒腹瀉的症狀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糞便呈黃綠色,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並伴有輕微腹脹,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呈水樣、量多,有酸臭味,煩躁、嗜睡、萎靡,甚至昏迷、驚厥,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面板及嘴脣乾燥等。

  4、部分患者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如低鉀或低鎂等。

  如何新增輔食防止腹瀉

  1、雞肉末碎菜粥:大米粥1/2碗,雞肉末1/2大匙,碎青菜1大匙,雞湯、鹽、植物油少許。在鍋內放入少量植物油,燒熱,把雞肉末放入鍋內煸炒,然後放入碎菜,炒熟後放入白米粥煮開。

  2、魚肉鬆粥:大米 25克,魚肉鬆15克,菠菜10克。鹽適量,清水250毫升。大米熬成粥,菠菜用開水燙下,切成碎末,與肉鬆、鹽一起放入粥內微火熬幾分鐘即成。

  3、煮掛麵:掛麵1/2小碗,肝1塊、蝦肉1小匙、切碎的菠菜1小匙 、雞蛋1/4個,肉湯、醬油少許。把掛麵煮軟後切成較短的段兒,然後放入鍋內,再放入肉湯、醬油一起煮,把肝切成3~4塊和蝦肉、菠菜同時放入鍋內,將雞蛋調好後甩入鍋內,煮至半熟即可。

  4、澆汁豆腐丸子:研碎的豆腐3大匙、澱粉3小匙、肉湯、碎青菜餡***煮後切碎的胡蘿蔔和青菜、肉湯、澱粉、醬油各少許***把豆腐和澱粉混合均勻後做成丸子,放入肉湯鍋內煮,煮好盛出後把青菜餡做成的熟汁澆在豆腐丸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