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有哪些

  儘管有相當多的學生各方面的水平都出類拔萃,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諸多困難,難以取得理想的成績。那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吧!

  

  一、學習動機不恰當,導致學習困難

  當代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激勵和指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需要。學生的學習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受學習動機的支配。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在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起來的,不同的社會和教育對學生有著不同的要求,所以反映在學生頭腦中的學習動機是非常複雜而多樣的。

  從學習動機的內外維度可將學習動機分為內部動機與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人們對學習本身的興趣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在活動之內,而不是在活動之外,不需要外界的誘因、懲罰來使行動指向目標,因為行動本身就是一種動力。如老師們都知道,有些學生不須老師多操心去督促、鼓勵就能認真聽講、努力學習,取得令家長、老師以及學生本人都滿意的好成績。這主要就是內部動機在起作用。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一種要求瞭解和理解知識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識的一種內在需要。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相當一部分是受外部動機的影響。外部動機是指人們由外部誘因所引起的動機。動機的滿足不在活動之內,而在活動之外。持這種動機的學生不是因為對學習本身感興趣,而是為了達到其他的一些目的。一般來說主要有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為父母和老師學習,這樣的同學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懇求"甚至"連哄帶騙"的情況下才來學習的。他們認為自己"委曲求全"來學習,是在為父母和老師作"貢獻",經常會威脅"我不給你讀了"。持這種動機的學生,學習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第二種,為"讀書"而讀書,為"學習"而學習,這部分學生之所以來學習,完全是因為其他同齡人都在學習,所以他們上課時既沒有認真聽講,也並沒有其他什麼小動作,總是很"茫然"的樣子,學習起來困難重重。

  當我們發現學生由於動機不恰當而導致學習困難時,應該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培養和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

  首先,學習動機的培養是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堅持不懈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學習目的教育,抵制社會上的不在正之風,是培養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基礎。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使學生樹立以掌握知識為目標的動機,以啟發學生的求知需要,培養學生爭取成功、克服避免失敗的意向。其次,不能只給學生一些諸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加倍努力學習"等抽象的建議,而是要給學生提供明確而具體的目標以及達到目標的方法。例如,學生在解答地理題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看圖,從什麼角度思考等,也可事先講解一個類似的題。如果學生有過失敗的經歷,應該讓他們從力所能及的題目著手,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覺。最後,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我們應注意培養學生廣泛的認識興趣。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成立天文和環保興趣小組、野外地質考察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學習策略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義地制定的有關學習過程的複雜的方案。學生學習策略失當,將會導致學生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等一系列嚴重的學習困難。學生學習策略失當的常見表現是:不能同時運用眼睛、耳朵、嘴巴和手等多種感官;複習形式單調;死記硬背、不動腦筋;看書不做記號、聽課不做筆記;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當教師發現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主要是學習策略的問題時,應該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

  學習策略的訓練方法常用的有三種。第一,指導教學模式。這種模式與傳統的講授法十分類似。在教學中,教師先向學生解釋所選定學習策略的具體步驟和條件,並可舉例說明。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怎樣記憶更有效,我給學生舉例說記住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只需一句話:"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糧食往外拉"。在具體應用中要不斷重複強調學生眼到、手到、心到,採取得力措施要求他們在課本上做記號,認真記筆記。第二,完形訓練模式。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後,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所有成分。如上完"地球的宇宙環境"這一單元之後,教師在黑板上提供一個天體系統層次表,由學生完成表中內容。完形訓練的好處在於能夠使學生有意注意每一個成分,而且每一步訓練所需的心理努力都是學生能夠勝任的,更為重要的是,每一步訓練都給學生以策略應用的整體印象。第三,合作學習模式。許多學生可能已經發現,當自己和同學討論一個問題時,雙方均獲益非淺。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分組討論、互相提問,互相糾正錯誤和遺漏。關於這種學習方法的一系列研究證明,以這種方式學習的學生比獨自解決問題的學生,其學習和保持都有效得多。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管採用什麼方法進行學習策略教學,都要結合學科知識。專門領域的基礎知識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條件,脫離知識內容的單純訓練容易導致形式化傾向,對解決學生學習困難的問題沒有有益幫助。

  三、心理健康問題,導致學習困難

  健康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理的、社會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學因素一樣,與人的健康、疾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由於現代社會紛繁蕪雜的各種原因,相當一部分學生有這樣或那樣的一些心理問題。曾有這樣一項對全國將近14萬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抽樣調查,結果表明,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有心理健康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心理問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一般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現。

  1、焦慮。

  焦慮是由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恐懼交織而成的一種情緒狀態。有些學生由於過分擔心成績不理想,或由於成績不理想導致的父母的責備甚至打罵、老師的批評以及同學的嘲笑,因而隨著考試臨近,常出現緊張不安、憂心忡忡、失眠、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行正常的學習;考試時思想難以平靜,知覺範圍變窄、思維慌亂,無法發揮正常水平。考試後又不能及時鬆弛下來投入下一輪學習。

  學生焦慮的原因一般是學校的統考,升學的持久的、過度的壓力;家長對子女過高的期望;學生個人過分地爭強好勝;學業上多次失敗的體驗等。對出現焦慮症狀的學生,我們可以採取肌肉放鬆、系統脫敏的方法,運用自助性認知矯正程式,指導學生加以克服。有個其他成績都不錯,惟獨地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在跟我談心時說:"我覺得我該記的知識都記住了,該理解的也理解了,題目可以說是做得最多的,但每次地理還是考不好。我現在好怕考地理!"這個學生我比較瞭解,她的話句句屬實。之所以地理成績總是不理想,實際上是因為過於緊張,急於擺脫地理成績不理想的焦急心態所致。我對她說:"你現在不需要在地理上有更多的投入。我建議你回家休息時多看看電視***由於是高三學生,他們一般回家休息時也自覺複習功課***,你肯定是能取得好成績的。"她聽了我的話,結果地理成績還真上來了。

  2、抑鬱。

  焦慮是個人緊張情境的最先反應,如果一個人確信這種情境不能改變或控制時,就會出現抑鬱。學生抑鬱的表現主要有:情緒消極、悲傷、頹廢、淡漠學習,失去滿足感;自尊心減弱、認為自己不是搞學習的料、從消極的方面看事物、對未來不抱什麼希望;缺乏學習動機、被動學習;經常失眠、食慾不振等。這樣肯定會使學生正常的學習遇到極大困難。在現實中,造成學生抑鬱的原因有很多,如父母關係緊張;師生關係緊張、同學關係緊張、生理異常現象等。

  在對有抑鬱傾向的學生進行幫助時,首先要弄清楚學生抑鬱的根源。針對根源,協調家長、同學和其他老師共同努力,給學生以情感支援和鼓勵;以堅定而溫和的態度激勵學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意義的事情,從活動中體驗成功與人際交往的樂趣。此外,還可以採用認知行為療法,改變學生已習慣的自貶性的思維方式和不適當的成敗歸因模式,發展對自己、對未來的更為積極的看法。服用抗抑鬱藥物也可以緩解症狀。

  3、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學生長期固定的適應不良行為模式。其主要表現是自私自利、無責任心,缺乏對他人的尊重與關心,學習成績好壞無所謂,不肯承認錯誤等。這樣的學生本身對學習不在乎,往往又由於他人不願與之交往而無人幫助,結果導致學習的嚴重困難。

  對於現在的學生而言,人格缺陷一般都是後天教養的產物。由於我國的人口政策,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是"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受到溺愛,缺乏懲戒或受到不一致的懲戒;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下,從未受到挫折,因而沒有能力尊重與關心他人。父母提供的不正確的行為範例等是影響人格缺陷形成的重要因素。根據班杜拉社會學習原理,為有人格缺陷的人提供良好的行為範例,獎勵他們對良好行為的模仿,促使他們將社會規範與外部價值納入到自我結構中,對於矯正他們的人格缺陷有一定的作用。當然,矯正過程一定得有父母的有力配合。

  學生在學習當中遇到困難的原因還有很多,上面只是談到了最常見、最普遍的三種原因及相應的對策。教師作為教人者,在實際工作當中應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