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出冷汗的原因

  有哪些呢絨?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1、更年期。伴隨更年期的潮熱晚上可能發生並導致出汗。這是一個非常多女性盜汗的常見原因。

  2、特發性多汗。特發性多汗是一種身體長期產生太多的汗水沒有任何可識別的身體原因。

  3、感染。肺結核盜汗是感染最常見的。但細菌感染,如心內膜炎的炎症,骨髓炎***骨頭炎症***,膿腫可引起盜汗。盜汗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種症狀。

  4、癌症。盜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狀。最常見的一種癌症是淋巴瘤引發盜汗。然而,有一個確診癌症的人經常有其他症狀,如無法解釋消瘦和發燒。

  5、藥物。服用某些藥物會導致盜汗。抗抑鬱藥藥物是一種常見的藥物,會導致盜汗。從8%到22%的人服用抗抑鬱藥藥物有盜汗的情況,其他抗精神病藥也伴隨著盜汗。

  6、低血糖。低血糖會導致出汗。人正在胰島素或口服糖尿病藥物可能伴有出汗的夜間低血糖。

  7、激素紊亂。出汗或潮紅可能是幾個激素紊亂,包括嗜鉻細胞瘤、類癌綜合徵、甲狀腺機能亢進。

  8、神經系統的情況。罕見,包括自主神經條件反射失調,創傷後脊髓空洞症,中風,自主神經病變可能會導致出汗增加,可能導致盜汗。

  盜汗的種類

  1、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溼,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溼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型別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

  盜汗的預防護理

  盜汗分為兩種,一種是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現代醫學認為,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屬生理現象。對於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採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

  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於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於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

  中年人夜間盜汗,多與熬夜、菸酒過度、工作壓力大等有關,建議從改變生活習慣著手,另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

  老年人夜間盜汗,可適當吃些補陰的東西,如百合、白木耳、梨,也可以吃些甲魚、楓鬥等補品,這些食物具有養肺陰的功效。

  盜汗患者自我養護方法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晒,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面板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出冷汗吃什麼

  在中醫的角度看:是氣虛和血液迴圈不好所致,根據中醫的基本原理:氣有五種生理功能;1:推動作用;2:溫煦作用;3:防禦作用;4固攝作用;5;氣化作用。氣虛時起的生理功能下降,推動作用降低,就會引起氣血氣血迴圈緩慢,固攝作用降低,固攝汗液無故流失作用降低,就會出汗,溫煦作用下降,就會怕冷,出冷汗。總體來看是氣虛和血液迴圈不好所致的,要補氣和促進血液迴圈,可以黃芪16克天麻16克當歸12克黨蔘16克煲肉湯喝,既能補養氣血,又能疏通氣血執行,還能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的,促進血液迴圈

  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蔘、黃芪、黨蔘等。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氣虛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蔔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中指、紫蘇葉、薄荷、荷葉;

  忌食或少食: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橙子、荸薺、生蘿蔔、地骷髏、芥菜、薤白、君達菜、砂仁、菊花、茶葉及菸酒。

  相應膳食:懷山百合蓮子湯;參藥煨乳鴿;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飲食合理可防體寒

  1.適當攝取鹽分

  在中醫中,鹽分有著溫熱身體的說法,所以,適當地攝取鹽分具有調整血液迴圈的效果。當然,鹽分也不可攝取過多,否則,對健康有所影響。

  2.控制水分

  “多餘的水分”是體寒女性的大敵。多餘的水分不僅會吸走身體的熱量,還會使腎臟機能低下從而導致惡性迴圈,而過剩的水分也會成為下半身肥胖的原因。

  3.進食不宜過量

  進食過量不僅會形成肥胖,還會引起體寒。如果進食過多,腸胃活動就會減慢,而血液的大半會在腸胃中滯留。腹部的集中溫熱就會導致手腳的寒冷,所以,進食是以八分飽為佳。

  4.“陰性”食物要溫熱後食用

  牛奶、豆腐、青菜等食物原屬“陰性”,容易造成體寒,而經過溫熱加工後,就能轉換為陽性,所以,這類“陰性”食物最好是經過加熱加工後再食用。

  5.多吃北方水果少吃南方水果

  產於南方的水果往往比北方的水果更“寒”,也更容易造成體寒。比如,香蕉與蘋果相比,香蕉更容易令身體感到寒冷,所以,體寒者應在選擇水果時,以北方水果為好。

  6.DIY夏日“生薑紅茶”

  “生薑紅茶”兼備利尿作用及溫熱身體效果,養成每天飲用3—5杯的習慣,身體越來越熱,肌膚越來越光滑。

  製作方法:切細的生薑放入紅茶中,然後用黑砂糖或者蜂蜜來增加甜味即可。如果時間不充裕,紅茶包及管狀的生薑產品也可以。將切片的生薑放入水中並煮沸,再加入紅茶包也可以,感覺體寒的時候在微波爐中加熱一下就行。白砂糖容易讓身體感覺寒冷,所以最好不用。

  7. 女性如果經常出現冬天腳怕冷,可以用一個水桶裡面裝入熱水+米酒+薑片***熱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的比例***泡腳。冬天,在看電視或下班休息後使用,可以改善女性的怕冷症。

  8.服用維他命E,有助於擴張末梢血管,刺激末梢血液迴圈的作用。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對於習慣性手腳冰冷的人來說,可能要服用三個月以上而且服用量可能需要210~250IU/天才夠。

 

  9.菸鹼酸,這個在維生素B群裡面比較不易被破壞的維生素,並且維他命B1、B2、B6也有助於菸鹼酸的合成,存在許多食物中如肝臟、蛋、牛奶、起司、花生、綠豆、咖啡中,它的溫熱效果比較快,例如我們在喝下一杯熱咖啡之後,突然全身都溫熱起來,就是這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