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型別

  2016年5月,歐洲最高和最活躍的義大利埃特納火山***Etna***再次爆發,朝天空噴出紅色岩漿。小編在此整理了,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岩石根據其成因、構造和化學成分分類,按其成因主要分為三大類:沉積岩、岩漿岩***也可稱為火成岩***、變質岩。

  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岩石主要種類

  ① 火成岩 也稱岩漿岩。來自地球內部的熔融物質,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冷凝固結而成的岩石。當熔漿由火山通道噴溢位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稱噴出巖或稱火山岩。常見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紋岩等。當熔岩上升未達地表而在地殼一定深度凝結而形成的岩石稱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巖。 花崗岩、輝長岩、閃長巖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崗斑岩、輝長玢岩和閃長玢岩是常見的淺成巖 。根據化學組分又可將火成岩分為 超基性岩 ***SiO2 ,小於45%***、 基性巖 ***SiO2 ,45%~52%***、 中性巖 ***SiO2 ,52%~65%***、 酸性巖 ***SiO 2 ,大於65%***和 鹼性岩 ***含有特殊鹼性礦物,SiO 2 ,52%~66%***。火成岩佔地殼體積的64.7%。

  ② 沉積岩 。在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物質、火山碎屑、有機物及少量宇宙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層狀岩石。按成因可分為 碎屑岩 、 粘土巖 和化學巖***包括生物化學巖***。常見的沉積岩有 砂岩 、凝灰質砂岩、 礫岩 、粘土巖、 頁岩 、 石灰岩 、 白雲岩 、 矽質岩 、 鐵質巖 、 磷質巖 等。沉積岩佔地殼體積的7.9%,但在地殼表層分佈則甚廣,約佔陸地面積的75%,而海底幾乎全部為沉積物所覆蓋。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具有層次,稱為層理構造。層與層的介面叫層面,通常下面的岩層比上面的岩層年齡古老。二是許多沉積岩中有“石質化”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生存、活動的痕跡-----化石,它是判定地質年齡和研究古地理環境的珍貴資料,被稱作是紀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③ 變質岩 。原有岩石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據變質作用型別的不同,可將變質岩分為5類:動力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混合巖和交代變質岩。常見的變質岩有 糜稜巖 、碎裂巖、 角巖 、板岩、 千枚巖 、 片岩 、 片麻岩 、 大理岩 、 石英岩 、角閃巖、片粒巖、榴輝巖、 混合巖 等。變質岩佔地殼體積的27.4%。

  埃特納火山噴發記錄

  據文獻記載,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歷史,被稱為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

  在公元前475年是它第一次已知的爆發,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而最猛烈的爆發則是在公元1669年,持續了4個月之久,滾滾熔岩衝入附近的卡塔尼亞市,使整個城市成為一片火海,2萬人因此而喪生。

  埃特納火山2007年9月4日再次爆發,熾熱的岩漿和濃黑的煙霧在夜晚非常耀眼。而山腳下就是當地的居民區和旅遊景點。

  埃特納火山於2011年5月12日又一次噴發。在噴發活動最劇烈的時間段內,距離火山數公里外的村鎮都能感受到房屋門窗的晃動,埃特納火山鍋型火山口內岩漿夾雜著火山灰沖天而起,引發的巨響在鄰近的一些村鎮也清晰可見。與此同時,四處瀰漫的火山灰則飄落到了鄰近的諸多區域,埃特納火山所在的卡塔尼亞市的機場就因為火山灰飄落到跑道上面而臨時關閉。

  2011年7月9日,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爆發,熔岩隨即噴向東南坡,隨風而至的火山灰導致卡塔尼亞的範塔納羅沙機場短暫關閉。

  2015年2月2日,義大利西西里島埃特納火山噴發,紅色熔漿溢位。

  2015年3月17日,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東海岸的埃特納火山突然噴發,距離兩名露營者的營地僅500米之遙。其中一名露營者,25歲瑞典學生Marco Calandra拍下了當時驚心動魄的畫面。

  2015年5月16日,義大利埃特納火山噴發,熔岩湧動,如末日大片。

  2015年12月3日,埃特納火山爆發,濃濃的煙柱和塵埃直衝雲霄,形成非常壯麗的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