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地貌介紹

  火山爆發是一種奇特的地質現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火山爆發後會形成一種火山地貌,關於這種地貌,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地貌,僅供大家參考!

  火山爆發形成的火山地貌

  根據火山噴發的特點和形態特徵,劃分以下型別。

  ①盾形火山,多由熔岩組成,因坡度平緩、頂部平坦寬廣而命名。夏威夷島和冰島都有熔岩構成的盾形火山,夏威夷的多中心噴發而成,冰島的是裂隙噴發形成。夏威夷島冒納羅亞火山是典型的盾狀火山,所以盾形火山又稱夏威夷型火山。

  ②穹形火山,由熔岩組成,多形成在原先的火山口內或火山錐旁側的噴火口上,由火山噴出極粘稠的熔岩堵塞在火山口內,進而向上隆脹形成。

  ③錐形火山,由火山碎屑組成或由火山碎屑和熔岩混合組成,呈圓錐形,又稱維蘇威式火山。由火山碎屑組成的稱為火山渣錐,由火山碎屑和熔岩混合組成的稱為混合錐。由於火山多次噴發,火山錐的內部形成由火山碎屑或由碎屑和熔岩組成的層狀構造。在規模較大的火山錐頂常有平底的大火山口,下一次噴發時,在此火山口內可形成一個新火山錐,其周圍是老火山口形成的環形外輪山,新火山錐與環形外輪山之間是一個環形窪地,這種火山稱為疊錐狀火山。有些火山錐上坡發育一些小火山錐,稱為寄生火山錐,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的埃特納火山有數百座寄生火山錐。

  ④馬爾式火山。只有低陸火山口、沒有火山錐的火山,多因水蒸汽爆炸而成。噴發中只有少量火山碎屑在火山口周圍堆積,形不成火山錐,火山口常積水成湖。

  火山爆發的原因

  岩漿由地球深處移動到地殼內形成侵入岩或噴發到地表形成火山,岩漿移動的動力主要有二:

  其一,由於地球內球比重大於液態層和外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內球始終偏向引力的反方向,內球不在地球中心。形成內球對液態層由內向外的擠壓力,使岩漿和其他氣液態物質由地球內部向外移動或噴發到地表。

  其二,岩漿結晶或發生其他物化反應,產生一些水和氣,形成膨脹擠壓力,使岩漿和其他氣液態物質由地球內部向外移動或噴發到地表。

  氣體爆炸之後,氣體以極大的噴射力將通道內的岩屑和深部岩漿噴向高空,形成了高大的噴發柱。噴發柱又可分為三個區:

  ***1***氣衝區:它位於噴發柱的下部,相當於整個噴發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氣體從火山口衝出時的速度和力量很大,雖然噴射出來的巖塊等物質的密度遠遠超過大氣的密度,但它也會被拋向高空。氣衝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內上升時逐漸加快,當它噴出地表射向高空時,由於大氣的壓力和噴氣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漸減小,被氣衝到高空的物質,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開始降落。

  ***2***對流區:位於氣衝區的上部,因噴發柱氣衝的速度減慢,氣柱中的氣體向外散射,大氣中的氣體不斷加入,形成了噴發柱內外氣體的對流,因此稱其為對流區。該區密度大的物質開始下落。密度小於大氣的物質,靠大氣的浮力繼續上升。對流區氣柱的高度較大,約佔噴發柱總高度的十分之七。

  ***3***擴散區:位於噴發柱的最頂部,此區噴發柱與高空大氣的壓力達到基本平衡的狀態。噴發柱不斷上升,柱內的氣體和密度小的物質是沿著水平方向的擴散,故稱其為擴散區。被帶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雲,火山灰雲能長時間飄流在空中,而對區域性的氣候帶來很大影響,甚至會造成災害。此區柱體高度佔柱體總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火山爆發的巨集觀前兆

  巨集觀前兆異常,是指以肉眼和感官容易察覺的火山騷動反應及表現。主要包括:

  1.地下發出噪聲,有感地震和其他由地震而引起的震動。

  2.可見的地表變形標誌。

  3.從蒸氣噴孔、噴氣孔、泉眼等發出氣體氣味、顏色、噪聲及其噴發物體積和速率的增減變化。

  4.水位、水溫、水化學等異常變化。

  5.生物異常,包括植物褪色、枯死與小動物的行為異常及死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