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原因和處理方法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常常因缺乏一定的運動衛生知識和出現運動損傷後的應急措施,受傷後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和處理方法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和處理方法的資料,僅供參考。

  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和處理方法

  1、擦傷***面板表面受到磨擦後的損傷***

  處理:A、輕度擦傷:傷口乾淨者一般只要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體法、繃帶加壓包紮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區域性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2、肌肉拉傷***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

  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可根據疼痛程度知道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疼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用區域性冷敷處理,可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區域性充血、水腫。切忌搓揉按摩及熱敷,至少24小時,不沾熱水,不洗熱水澡。大約48小時後要熱敷,促進血液迴圈。要多休息,因為拉傷是慢性的,主要靠自己機體的恢復。

  3、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

  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後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樑上,一般即可止血。

  4、扭傷***當關節活動範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亂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後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紮。受傷48小時以後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

  5、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面板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4***。較重的挫傷可用雲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幷包扎,隔日換藥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 如:打籃球接球時的動作不正確或斷球時手指過於緊張伸直易造成手指挫傷。

  6、腦震盪***頭部受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盪。

  處理:對輕度腦震盪的病人,安靜臥床休息一、二天後,可在一星期後參加適當的活動。對中、重度的腦震盪,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仰臥在平坦的地方,頭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時送醫院治療。

  7、脫臼***由於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紮上繃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

  8、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

  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後包紮固定,送醫院治療。

  常見骨折分為兩種,一種是面板不破,沒有傷口,斷骨不與外界相通,稱為閉合性骨折;另一種是骨頭的尖端穿過面板,有傷口與外界相通,稱為開放性骨折。對開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納,以免引起骨髓炎,應用消毒紗布對傷口作初步包紮、止血後,再用平木板固定送醫院處理。骨折後肢體不穩定,容易移動,會加重損傷和劇烈疼痛,可找木板、塑料板等將肢體骨折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固定起來。如一時找不到外固定的材料,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關節固定於軀幹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於對側的肢體上。懷疑脊柱有骨折者,需早臥在門板或擔架上,軀幹四周用衣服、被單等墊好,不致移動,不能抬傷者頭部,這樣會引起傷者脊髓損傷或發生截癱。昏迷者應俯臥,頭轉向一側,以免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肺內。懷疑頸椎骨折時,需在頭頸兩側置一枕頭或扶持患者頭頸部,不使其在運輸途中發生晃動。

  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認識不足,措施不當。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地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2、準備運動不足: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易造成肌肉損傷、扭傷;

  B、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

  C、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

  D、過量的準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缺乏經驗、思想麻痺、情緒急燥;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

  4、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5、不良的氣候變化。如過高的氣溫和潮溼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狎或其它損傷事故。

  6、組織紀律混亂和違反活動規定也是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

  7、對運動場地、運動衣、鞋等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此外,應加強個人衛生,避免出現因運動鞋而引起的腳損傷和雞眼等。

  籃球運動常見損傷與預防

  1.腳踝扭傷

  預防方法:練習前以膠布***絆創膏、繃帶***纏繞腳踝,是預防扭傷之一,然而最有效的方法仍是做好腳踝關節的準備操,如腳側踢球運動、腳尖負重提踵,都是加強該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對不良刺激的適應能力。若不幸扭傷,應先將患部進行冷敷,冷敷時可用冰水、涼水沖泡等,24小時後再施加適當的壓力、保溫按摩等,加壓時則先墊以海綿,在海綿上方用具有彈性的繃帶包紮。

  2.手指的戳傷

  手指的戳傷是當手指受到外界強烈的衝擊而產生的一種運動傷病。 預防方法: 運動前要充分地做好手指的準備運動,如壓指、指繞還、等或用膠布對指關節進行加固。手指的戮傷,依程度可分五種 1. 扭傷,2.脫臼,3.骨折,4.腱斷裂,5.挫創傷***面板裂開***。 若發生扭傷,其冶療方法同其他部位的扭傷相同,先進行冷敷,24小時後再按摩或熱敷。脫臼時要及時讓醫療人員將手指拉直復位恢復原狀,然後再進行處置。至於手指嚴重的戮傷、骨折、 腱斷裂則不要亂動,應速送醫治療才是上策。

  3.肌肉離位

  肌肉離位是對肌肉施加急、激的力量,致使肌肉中的肌纖維或肌肉肌膜的一部份發生斷裂,從而引起內出血的一種運動損傷。預防方法:在練球前,將各部位的肌肉充分活動開,尤其在忽冷忽熱的季節裡更要特別注意。 治療方法如下:若發生在腿部,首先要將膝蓋固定2~3天,不可任意移動,同時用涼水或冰冷敷,纏上繃帶,能夠防止內出血的擴大,如此處置後,再稍加保溫,同時要從事輕鬆的活動。當內出血停止之後,雖然身體尚覺僵硬,也要稍為進行輕微的活動。

  4.腳踵疼痛

  籃球中腳部動作的運動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長久的練習急停急起的動作時,往往腳踵感覺疼痛,這種病也叫踵骨病,這是由於腳部著地時,腳踵的骨頭與面板之間的脂肪組織,受到多次急劇的衝擊而受到損傷。其預防方法:要選擇舒適的運動鞋或將柔軟的海綿墊在腳跟下,避免在堅硬的場地進行長時間的運動。治療腳踵疼痛的方法不易操作,只有在疼痛消除之前,儘量避免腳踵受到強力的衝擊,同時練球之後要做理療,注意腳步的放鬆活動,例如以溫溼毛巾熱敷。值得注意的是,對這種損傷若是不注意,往往會變成慢性病,很難治療,最好在病狀的初期時就加以治療。

  5.膝蓋損傷

  膝蓋損傷是籃球運動員的常見病,它是在膝蓋受到強烈撞擊時或長時間的磨損而引發的運動損傷。 預防方法:使用護膝,加強膝蓋處肌肉組織的力量,儘量避免劇烈的衝闖。倘若膝蓋受到強烈的打擊、撞傷,治療方法視其情形而定,如半月板的損傷,嚴重者應手術治療。 6、急性腰扭傷

  運動時,身體重心不穩定或肌肉收縮不協調,腰部受力過重或脊柱運動時超過了正常生理範圍都易引起腰部扭傷。病狀表現為傷後一側或兩側當即發生疼痛,有時聽到“格格”的響聲,有時出現腰部肌肉痙攣和運動受限。輕微扭傷當時無明顯疼痛感,第二天起床時覺得腰部疼痛,不能前屈,用不上勁,損傷部位有明顯的壓痛點。

  處置的方法是輕微扭傷可按摩、熱敷。較嚴重的應讓患者平臥,一般不應立即搬動。如果疼痛劇烈,應用擔架抬送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