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原因

  我們國家的煤礦安全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煤礦安全事故頻發。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職工的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

  有好多職工對井下的安全生產和自己的人身安全掉以輕心,“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於礦井災害事故預防知識和安全生產知識懂得不多或一知半解,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不加重視,認為我單位的事故較少,其他礦井的事故案例與自己無關。有些職工甚至為了搶時間、圖省事、怕麻煩並存有僥倖心理,在安全理念上,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安全意識淡薄,責任心不強,趕急圖快,滿目蠻幹,神經麻痺,導致了事故的發生。因此,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的對職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在安全形勢嚴峻的時候要加強安全培訓,在安全形勢最平穩的時候更要加強安全培訓,時時刻刻提醒職工注意安全,增強安全意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安全生產,警鐘長鳴”。這樣,煤礦的安全工作才會有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企業的財產安全也就有了保障。煤礦職工的培訓工作是一項常抓不懈的系統工程,也是煤礦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長期的,艱鉅的任務。只要我們在實踐中勤于思考,勇於探索,不斷創新,就會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增強培訓效果,培訓工作也就會發揮出他應有的作用。

  ***二***、安全硬體設施不強,基礎投入不到位安全生產沒有保障

  俗話說的好“人快步如家當快”除了人的因素,就數安全基礎設施了。安全投入和安全基礎設施是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基本條件。針對我公司的現狀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還不夠,這也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此我們要加大安全設施投入,一定不能吝嗇,變通的理解,安全是一切,安全就是效益。基於這些認識,安全設施的投入是划算的,是永久的。另外,要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競賽活動,對長期質量上不去的班組,要採取減發獎勵直到組織處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換思想就換人。只有紮紮實實地開展好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不斷完善安全基礎設施,加大安全投入,安全生產的硬體設施上去了,才能實現安全生產。

  ***三***、安全管理的貫徹力不強,安全管理失控

  安全管理制度和作業規程都健全了,不代表安全管理就加強了。有了制度,而不去很好的貫徹和落實的話,就如同紙上談兵,安全管理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說是安全管理,其實也就是管人、管物並且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條件以及綜合協調力。簡單來說也就是執行的問題。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執行力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與生產任務的完成與否。毋庸諱言,人本身是有缺陷的,一個共性的問題是存在惰性,在煤礦井下生產中,由於人的惰性原因,就是使某個階段安全管理出現時緊時鬆的現象。為了保證安全管理到位,要根據實際,制定符合本礦實際可行的安全管理的標準和要求,包括人員考勤制度、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安全隱患排查及安全管理制度、各崗位工種安全作業制度等在內的一切管理制度。在考核中嚴格按標準進行,不斷細化、量化、堅持實事求是,做到一絲不苟,並按照考核的結果,與班組長和個人的利益相互掛鉤,獎罰分明。只有崗位責任制和各項制度落實得好,實現人人有職責,事事有人管,才能使安全管理上臺階,實現規範化、現代化。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煤礦安全生產的發展,始終離不開安全標準的建設。為此,我們根據礦井實際,從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入手,把每一項涉及安全生產的工作都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同時,我們還建立健全了各級各類人員安全責任制,並通過嚴格的制度約束,嚴格落實到現場、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員,為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

  ***四***、對機電裝置的檢查維護不到位

  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井下軌道運輸系統也逐步實現了電氣化,可緊接而來的是機電裝置故障引起的軌道運輸事故也不斷增多。如:絞車失控而跑車的事故,人車落閘保護系統失效而導致的人員傷亡等等。這樣的事故很多,但歸根結底是由於對系統的定期檢查不夠、維護不到位而造成的。生產裝置的電氣化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我們要會用、會保養、會維修,只有徹底弄懂它,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有了故障能隨時處理,正常情況下搞好定期檢查、維護,也就不存在機電故障。該淘汰的裝置一定要淘汰,到了報廢期而仍堅持使用的裝置能不出安全問題嗎?另外,要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裝置,利用新裝置加強裝置的維護和使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裝置的正常執行,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

  煤礦安全事故頻發的防範對策

  1.防止瓦斯積聚的措施加強通風用足夠的新風量把瓦斯稀釋到無害的程度,為此,必須採取下列措施:

  ①採用機械通風***瓦斯礦井應採用抽出式通風***。

  ②正確、合理地計算與分配風量,使各採掘工作面、各巷道、各峒室都供給足夠的風量,既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創造良好的氣候條件。

  ③掘進巷道要利用總風壓通風,採用局扇通風時,風機要設定在進風口的新鮮風流處,避免產生迴圈風。風簡要懸掛在巷道一側壁上,保持完好。禁止採用無風筒的擴散通風。

  ④正確的選擇通風構築物的位置並及時建築,加強其維護與管理,防止礦內大量漏風,以合理控制風流。

  ⑤為使每個礦井巷道有足夠的斷面,保證風流通暢,必須維護好巷道,不得堆積雜物,以免阻塞風流。

  ⑥在瓦斯礦井中,回採工作面、迴風巷道都要採用上行通風。

  2.加強防護設施的建設

  ***1***擋欄設施。擋欄設施是限制突出強度的有效方法。擋欄設施可用金屬、矸石或木垛等構成。擋欄設施距工作面的距離,可根據預計的突出強度確定。

  ***2***反向風門。突出危險區設定反向風門***防突風門***,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掘進工作面進風側,必須設定至少2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以控制突出時的瓦斯沿著迴風道進入迴風系統。

  ②反向風門距工作面的距離和反向風門的組數,應根據掘進工作面的通風系統預計的突出強度確定。

  ③爆破時風門必須關閉,對通過門垛的風筒,必須設有隔斷裝置。爆破後,礦山救護隊員進入檢查時,必須把風門開啟頂牢。

  ***3***井下避難硐室和壓風自救系統在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必須設有直通礦排程室的電話,並設定有供給壓縮空氣設施的避難硐室和壓風自救系統。工作面迴風系統中有人作業的地點,也應設定壓風自救系統。

  ***4***自救器突出礦井的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隔離式自救器,每天下井前與升井後必須對自救器進行稱重和氣密性檢驗,以保持儀器效能良好。礦長對防突管理負全責,礦井必須建立防突機構和專業隊伍,搞好開採突出煤層的專門設計,掌握突出動態和規律,填寫突出卡片,總結經驗,加強防突施工方面管理等。

  3.強化入井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

  對於煤礦井下入井人員,要定期地進行安全知識宣傳和指導,培養入井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當遇到危險情況時,要冷靜處理按照平時演練中的自救措施,在安全通道進行防護。要提高入井人員的安全危機感,在井下作業時時刻要防範危險情況的突發,不能大意,更不能輕視出現安全事故的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