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為何要受招安原因是什麼

  很多看過水滸傳的人都對宋江有一種看法,那就是是宋江想受招安,從而導致了梁山好漢的悲劇性結局。那麼,梁山為何要受招安?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要梁山為何要受招安吧!

  梁山為何要受招安

  很多看過水滸傳的人都對宋江有一種看法,那就是是宋江想受招安,從而導致了梁山好漢的悲劇性結局。其實如果細想一下就會發現宋江只是一個領導,是梁山對外的象徵,有點類似英女皇。宋江是想受招安,然後做個大官噹噹,可是梁山上,如果只有他一個人這麼想,那麼他也不敢違拗眾意,犯了眾怒可不好。

  我一直認為,宋江時代的梁山是梁山人的梁山,是屬於梁山好漢的。書中也時常可見“眾兄弟意下如何”等宋江問別人意見的時候,可以說是小範圍之內的民主。

  再看看晁蓋時期的梁山,晁蓋有著好漢的派頭,也有著獨斷者的鐵腕政策,比如宋江上梁山出了幾次風頭後,晁蓋不樂意了。於是在攻打曾頭市這件事情上,晁蓋很是堅決,一定要自己親自上陣。出發前,發生了一件怪事。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也就是說此時天生異象,必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這在中國人的觀念裡面很好理解,因為幾乎每個中國人長大後都能明白這種事情,比如烏鴉聒噪,針扎破手指,信物摔破,有星侵犯紫微星等等,都代表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有沒有道理呢?不知道,因為這屬於未知的領域。

  宋江看到這種怪異的事情以後,馬上規勸晁蓋,哥哥你是山寨之主,不必親自涉險,讓兄弟我上。晁蓋一聽,不樂意了,老子還沒有打仗,只是出發前風吹斷了旗子,你就認定我要輸了,我號稱托塔天王,也是有臉面的人,怎能言而無信,讓眾兄弟恥笑。有很多人依照金聖嘆先生的分析方法來認定這時宋江的奸相流露時刻,這麼說也對。可是說他忠,也有道理。

  宋江的挽留反而更加刺激了神經脆弱的晁蓋,晁蓋不無譏諷道,前幾次功勞都是你的,說什麼這次也該輪到我了,下次有事你再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就沒有繼續轄區的必要了。於是點了眾將,出發了,這次的點將,也有他自己的一種手段看看他店的都是些誰: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燕順、鄧飛、歐鵬、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杜遷、宋萬。看到後邊就懂了,他又把這次打仗當成是當初奪梁山的事情了,選得也都是一些曾經合作過的人。而在戰爭過程中,依舊自大過於嚴重,依舊說一不二,處處彰顯自己老大的地位,不聽老江湖林沖的提醒,以至於中了埋伏,命喪黃泉。

  晁蓋死了,宋江接了班。宋江的做法就不同了。他本來就是一個時常與各種人打交道的押司,押司在那個時代被士子瞧不起,可是有實權,正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宋江在職期間廣交好漢。深知這些好漢心中所想的。即使在梁山當了大哥後,與這些好漢相交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的大哥架子,畢竟押司可不是白當的,社交技能那叫一個熟練,也深知怎樣可以籠絡這些好漢。

  想要留得住人,你就要能給其足夠的誘惑,能有足夠的籌碼,畢竟不是人人都是李逵,魯智深,武松一樣的人,都是為了義氣慕名而來梁山,對於待遇沒有要求,你想怎麼辦都行。看看梁山的掌權人你就明白了:

  馬軍五虎將五員: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

  馬軍大驃騎兼先鋒使八員: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美髯公朱同、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

  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一十六員:鎮三山黃信、病尉遲孫立、醜郡馬宣贊、井木犴郝思文、百勝將軍韓滔、天目將彭圯、聖水將軍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摩雲金翅歐鵬、火眼狻猊鄧飛、錦毛虎燕順、鐵笛仙馬麟、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錦豹子楊林、小霸王周通。

  步軍頭領一十員: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發鬼劉唐、插翅虎雷橫、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病關索楊雄、拼命三郎石秀、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

  步軍將校一十七員: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病大蟲薛永、金眼彪施恩、小遮攔穆春、打虎將李忠、白麵郎君鄭天壽、雲裡金剛宋萬、摸著天杜遷、出林龍鄒淵、獨角龍鄒潤、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沒面目焦挺、石將軍石勇。

  四寨水軍頭領八員: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裡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

  四店打聽聲息,邀接來賓頭領八員:東山酒店,小尉遲孫新、母大蟲顧大嫂;西山酒店,菜園子張青、母夜叉孫二孃;南山酒店,旱地忽律朱貴、鬼臉兒杜興;北山酒店,催命判官李立、活閃婆王定六。

  總探聲息頭領一員:神行太保戴宗。

  軍中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四員:鐵叫子樂和、鼓上蚤時遷、金毛犬段景住、白日鼠白勝。

  守護中軍馬驍將二員:小溫侯呂方、賽仁貴郭盛。

  守護中軍步軍驍將二員: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

  專管行刑劊子二員:鐵臂膊蔡福、一枝花蔡慶。

  專掌三軍內探事馬軍頭領二員:矮腳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

  掌管監造諸事頭領一十六員:行文走檄調兵遣將一員“聖手書生”蕭讓、定功賞罰軍政司一員“鐵面孔目”裴宣、考算錢糧支出納入一員“神運算元”蔣敬、監造大小戰船一員“玉幡竿”孟康、專造一應兵符印信一員“玉臂匠”金大堅、專造一應旗袍襖一員“通臂猿”侯健、專治一應馬匹獸醫一員“紫髯伯”皇甫端、專治諸疾內外科醫士一員“神醫”安道全、監督打造一應軍器鐵筵一員“金錢豹”湯隆、專造一應大小號炮一員“轟天雷”凌振、起造修緝房舍一員“青眼虎”李雲、屠宰牛馬豬羊牲口一員“操刀鬼”曹正、排設筵宴一員“鐵扇子”宋清、監造供應一切酒醋一員“笑面虎”朱富、監築梁山泊一應城垣一員“九尾龜”陶宗旺、專一把捧帥字旗一員“險道神”鬱保四。

  梁山上的將軍很多,有騙來的,有投降的,有中計的。可是梁山上的編制還是仿造朝廷的編制,而他們來了梁山,有的升了官,甚至比以前更舒服自在,可是他們滿足嗎?當然愛是不滿足的,有了正品在眼前,誰還會在乎一個冒牌的頭銜,追求更好是人類的通性,他們在梁山表現優秀,也為梁山付出了很大的功勞,且大多身居要職。

  在宋朝,儒學顯赫,重文輕武,這些將軍也沾染了這種習氣,所以林沖,徐寧等將軍的行事都非常儒雅,那麼他們想的肯定是揚名後世以善,沒人想以一個反賊的身份在歷史長河中來回遊走,孝經中這樣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雲:“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那怎麼才能讓他們安心呢?唯一的辦法就只有招安了。招安是有著因由的,不是宋江某天心血來潮,說一句:”兄弟們,我們招安吧?“眾兄弟都跟他走了,而是招安對於那些敗將,有著十足的誘惑力,招安後功可抵過,說不定有了功勞後還可以加官進爵,這是多少梁山好漢日思夜想的事情,可是礙於某些原因又不好提出,宋江深知這些好漢所想,所以宋江代為提出。

  那麼宋江想不想做官呢?想,差不多都快要望眼欲穿了,要不然也不會弄一個說官是官,說不是官也不是官的押司來當了,以前他只是一個鄆城縣的小小押司,現在則下是天魁星凡,以賊首的頭銜受了招安,官肯定要大過一個小小的押司。

  多年的夢想就在眼前,宋江只是代為傳話就可以受到很多好處,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