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大便酸臭是怎麼回事

        四個月大的寶寶大便酸臭該怎麼辦?下面的小編為你整理了相關的知識,一起來學習吧。

        一、積食的表現

  寶寶口氣重,舌苔厚膩,胃口不佳。腹脹明顯,有時候肚子摸上去硬硬的。

  大便可以表現為便祕,也可以表現為腹瀉,常常吃什麼拉什麼,吃進去的菜葉子拉出來還是菜葉子。大便次數多,性狀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略稀軟。

 嬰兒階段,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消化適應能力較差,由於飲食餵養不當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不定時餵奶造成餵養量過多,飲食成分搭配不合理,牛奶濃度太大或者突然改變飲食品種,對過多地新增輔食不適應,以及斷奶期食物營養量過高等都會使嬰幼兒消化器官不能適應,從而造成消化不良,出現大便異常。表現是量多,泡沫多、粥樣、蛋花樣、稀水樣並伴有特殊的酸臭氣味等,對於這些消化不良的症狀只要調節好飲食即可糾正。

  純母乳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稠度均勻如膏狀或糊狀,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如果平時每天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則應考慮是否患病。如果平時大便次數較多,但小兒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不減輕,不能認為有病。

  人工餵養兒,大便色淡黃或呈土灰色,質較乾硬,條狀,常帶奶瓣,有明顯臭味,大便每天1~2次。

  二、寶寶積食該如何處理?

  古人說養孩子得“飢三分凍三分”這絕對是有道理的。一定的飢餓感,可以保證寶寶對正餐有期盼感,正餐時能夠規律進食。在積食的情況下,很多寶媽問我“寶寶不要吃怎麼辦?”你的寶寶,可不是北京填鴨,吃不下難不成還得硬塞進去嗎?好了,其實積食了,我不用多說,老百姓吃撐了的辦法,不就是餓著嗎?只要保證足夠水分、電解質,寶寶幾餐不吃,既不影響身高、也不會影響了智力。反而吃撐了,可能導致腸道蠕動能力異常,破壞腸道內環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此以外影響腸道吸收,不利於生長髮育。

  觀察嬰幼兒的大便性狀可以瞭解其消化情況。

  如果嬰兒大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衝稀。如果大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餵食澱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關於她不刺激不肯大便,我的寶寶在兩個多月時也開始幾天一次大便,最長的一次四天才拉,但是他拉出來的仍是糊狀的軟便,我就知道他不是便祕。便祕是指拉出來硬硬的條狀或顆粒狀的大便。你不用著急,這麼小的寶寶是這樣的,她還沒養成每天定時拉大便的習慣,也就是說她還根本不會大便,這樣你就更不能用開塞露了,越用越依賴,越用越不知道自己拉。

  首先你要每天幫寶寶按摩肚子,就是用你中間的三個手指,繞著寶寶的肚臍順時針按摩,一次5分鐘,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幫助寶寶加快腸蠕動,使寶寶產生大便反射。

  另外,從孩子兩個月起就應該訓練良好的排便習慣,使他按時排便,排便最好在清晨或晚上臨睡前,早晨排便最好,晚上大便則可使孩子夜裡睡得踏實。飯前大便可使孩子吃得好,但不要飯後大便。媽媽先觀察孩子排便的情況,然後根據孩子的情況,有意識的定時排便,排便時媽媽要和他一起發出“恩恩恩”的聲音。
 

相關搜尋
嬰兒大便出血怎麼回事 嬰兒便便酸臭 嬰兒大便綠色 嬰兒大便次數 嬰兒大便乾燥
嬰兒大便稀 嬰兒不大便 嬰兒大便黑色 嬰兒大便乾燥怎麼辦 嬰兒大便有泡沫
嬰兒大便有奶瓣 嬰兒大便發綠 大便出血回事 流汗酸臭怎麼回事 大便綠色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