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什麼原因

  排便時出血的情景對患有肛腸疾病的人來說,是常有的事,也容易使人恐懼不安。那麼大便出血有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大便出血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大便出血的原因

  肛管疾病

  多為痔、肛裂等疾病。痔出血是由於排便時腹內壓力增高,導致痔內靜脈血壓增高,加上硬糞塊的直接摩擦使痔破裂所致。肛裂在兒童和成年人均常見,在兒童可見蟯蟲感染引起肛周痛癢,兒童不堪忍受痛癢,抓破導致感染,糞便通過時,由於糞便摩擦傷口,引起劇烈疼痛和出血,因此伴有便血,量少而鮮紅。

  腸道炎症性疾病

  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出血壞死腸炎、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這些疾病可引起不同部位腸粘膜的血管充盈、水腫、糜爛、潰爛出血,甚至壞死,表現為膿血便、血水便,甚至鮮血便。

  腸道腫瘤

  結腸癌、腸惡性淋巴瘤等這些疾病可因為癌組織發生破潰,或者淋巴瘤組織破潰出血,表現為鮮紅色血便或者帶有血液和膿液的血便。小腸良性腫瘤,如小腸神經纖維瘤、平滑肌瘤、腺瘤等出血較少,但如果瘤體較大可引起腸梗阻。小腸血管瘤感染、破裂可引起急性大出血。

  下消化道血管病變

  腸繫膜栓塞或腸繫膜動靜脈血栓形成、腸套疊、腸扭轉等,因腸部粘膜缺血、壞死、腸管發紺、水腫和大量的組織液滲出,腸壁壞死,大量血型液體滲出,可出現腹瀉排出暗紅色血便。

  全身性疾病

  血便伴有劇烈腹痛,甚至出現休克者,應考慮腸繫膜血管阻塞、出血壞死性腸炎、缺血性結腸炎、腸套疊、腸扭轉等。血便或膿血樣血便可見於細菌性痢疾、潰爛性結腸炎、結腸癌,偶爾也可見於阿米巴腸病。

  便血伴有面板、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現象者,多見於血液系統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彌散性血管凝血等。

  上消化道疾病

  當上消化道疾患出血時,血液未及時嘔出或未完全嘔出,而經腸道排出,即產生便血,常排出黑亮的柏油樣便。

  大便出血怎麼辦

  ***1***腸道有益菌不足病因者: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藥物後,腸道內有益菌群遭到破壞,消化不良,引起便祕.建議用黃金雙歧因子腸內增殖雙歧桿菌,以防冶便祕。

  ***2***飲食中缺少粗纖維病因者:在外進餐、不規律進食、無暇顧及均衡營養的攝取,粗纖維食物攝入就常常不足.建議多吃些菜和粗糧。

  ***3*** 飲水不足者:忙起來顧不上喝水,腸道內乾燥,腸內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人即使補了水,便祕問題也沒有得到改善。這是因為飲水方式不正確,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幾乎全都吸收入血,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建議多喝水,特別是早上起床後。

  ***4***久坐不動者:久坐不動,身體缺乏運動,腸道肌肉就變得鬆弛,蠕動功能減弱。再加上女性腹肌天生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容易出現便祕。 建議多運動,特別是坐辦公室的女士們。

  ***5***排便習慣不佳者:工作緊張忙碌,或早晨時間緊迫,有了便意也不及時排便,常常忍著,直腸感覺神經就變得遲鈍,出現習慣性便祕。建議定時大便。

  ***6***過度勞累、精神緊張者: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會抑制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