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結腸炎有哪些藥方

  生活中時常總會出現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狀,這就就表示腸胃功能已經受到威脅,會導致慢性腸炎,那麼?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治慢性結腸炎的方法吧!

  治慢性結腸炎的藥方

  ①淮山藥方

  配方:淮山藥30克,谷芽15克,炮乾薑10克,黃連6克,白芍12克,地榆炭18克,合歡皮20克,烏藥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腹痛,腹瀉,腸鳴,裡急後重,大便挾有粘液,便後腹痛消失等症。

  ②赤石脂湯

  藥材:附子9克,黃芪9克,當歸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黃連3克,炮姜6克,訶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有溫陽益氣,澀腸止瀉之功效。主治於肝腎陽氣虛弱,運化失職。

  ③烏梅藥方

  藥材:烏梅12~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4.5~6克,木香***後下***9克,當歸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實10克,太子參12克,炒白朮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清熱化溼,調氣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大便粘滯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裡急後重,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面色黃白,舌質暗滯,苔膩,脈弦緩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烏梅用50%醋浸一宿,去枝打爛,和餘藥按原方比例配勻,烘乾研未裝入膠囊。每服生藥1.5克,每日2~3次,空腹溫開水送下。

  ④白芨粥配方

  配方:白芨10克,大米100克。

  將白芨洗淨,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大米淘洗乾淨。

  將大米,白芨放入鋁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即成。每日1次,每回吃粥100克。

  此方養胃,止血,消腫,對大腸潰瘍便血病人尤佳。

  ⑤仙鶴草桔梗

  藥方: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朮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溼熱。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結腸炎,經常洩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腹痛,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治慢性結腸炎的偏方

  1.葛根黃芪治腸炎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健脾止瀉。主治急性腸炎。

  【偏方組成】粉葛根6克,淡黃岑6克,川黃連2.4克,苦蔘片3克,川黃柏3克,廣木香2.4克***後入***,青、陳皮各3克,金銀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車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腸炎19例,其中痊癒12例***佔63.1%***,好轉6例***佔31。6%***,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7%。

  2.車前子金銀花治腸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腸胃炎。

  【偏方組成】車前子20克,金銀花15克,防風、川黃連克10克,雞內金8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2~3次口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39例,經用藥3~6劑後,均獲治癒。

  3.仙鶴草桔梗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溼熱。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結腸炎,經常洩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腹痛,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覆發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組成】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朮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加減】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鬱脾滯徵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洩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蔘12克、炙芪15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98例,其中痊癒者71例***佔72.4%***,好轉25例***佔25.5%***,無效2例***佔2%***,總有效率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