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仔貂的成活率

  貂具有飼養管理簡單、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力高等特點,而貂每年卻只產一次,因此要設法提高仔貂的成活率,才能實現其經濟價值,使養貂業迅速、健康、持續發展。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提高仔貂成活率的方法。

  提高仔貂成活率:做到二消、三潔、四避免

  “二消”即在產仔前和分窩前要對籠舍、籠具、飼槽和飲水盆進行兩次徹底的消毒。“三潔”即飼槽清潔,要定期用2%的苛性鈉水洗刷飼槽,同時在喂貂前要將剩餘的飼料全部倒出;飲水清潔,要飲用清水或乾淨的雪塊,要單設飲水盆,並定期洗刷;籠舍、地面及環境清潔,要定期用3%的來蘇兒對籠舍和地面進行消毒。“四避免”即避免飼料黴變、腐敗,避免吃生魚、生肉,避免食物中毒,避免吃進寄生蟲卵。

  提高仔貂成活率:預防犬瘟熱病

  患犬瘟熱的貂常顯現出類似貂其他疾病的症狀,該病潛伏期為9~14天***

  提高仔貂成活率:預防肉毒梭菌中毒症

  該病是由肉毒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種毒疾病。仔貂食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肉12~96小時後,突然倒地或死亡。病貂發病急劇,其特徵是肌肉收縮失調以及由前肢或後肢麻痺引起的肌肉僵直。若將貂託放在掌心,則貂的後肢似如在空懸掛,眼睛明亮、普遍流涎。毒素麻痺呼吸肌,最後窒息死亡。防治該病主要是採取類毒素的預防接種,並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宜在斷乳後及時進行全群接種。病畜的屍體、腐敗的食物或者變色不新鮮的飼料等不能給仔貂吃,飼餵前應將混合料置低溫儲存。一旦發生中毒時應立即將貂轉移至新鮮的窩巢,並廢棄所懷疑的飼料。

  提高仔貂成活率:預防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幾乎所有養貂地區都有此病,該病在養貂場急速傳播並能使75%的仔貂死亡。貂發生此病,約在一星期內表現食慾突然消失,患貂排洩物中混有大量粘液,偶爾可以看到粉色到灰白色的腸黏膜脫落物,發生脫水。在5~6天不死亡的貂,其被毛粗亂。防治該病主要是對幼貂注射病毒性腸炎疫苗,對於妊娠的母貂也要在一月份進行免疫注射。

  提高仔貂成活率:預防肉食蠅

  肉食蠅是一種分佈廣、對幼貂危害超過其他屬的蠅蛆。5周齡的仔貂幾乎經常受到肉食蠅的侵襲。在侵襲的部位,由於蛆的生長形成癤樣損害,該損害向外開個小口,蛆通過此口到達外面,使被寄生部位的損害逐步發展,患貂出現不安,母貂就會將其托出籠外,進而導致死亡。由於幼蟲向深部組織鑽行和幼蟲毒素作用,給貂造成持續刺激,患貂表現不安及食慾減少,最後因疲勞和消瘦而死亡。防治該病主要是在發生該病的貂場,在發病的前幾天,用1%~2%“皮蠅”***主要成分為芬氯磷***粉對籠舍進行噴灑。對於發病的幼貂,先將創傷內的蠅蛆除盡,再用0.1%高錳酸鉀沖洗患部,塗以魚石脂或碘軟膏即可。

  提高仔貂成活率:預防球蟲病

  該病可以在貂場蔓延並引起仔貂死亡。染病初期能看到排出糞便帶有粘液,食慾減退,被毛無光,成年貂出現性慾減退,並經常成為帶蟲者。防治該病主要採用定期飲用氯苯胍水,同時要加強飼養管理。

  提高仔貂成活率: 定期補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

  種公貂在發情期和配種期補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兩次,每次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1毫升,維生素E一支***5毫克***。種母貂在發情期、妊娠期、哺乳期各補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一次,劑量與種公貂相同。仔貂在斷乳後補給,每月一次,劑量為0.1%亞硒酸鈉0.5毫升,維生素E 2毫克。

  注意對與貂舍無關的人員不準進入貂舍。飼養員進入貂舍必須身著工作服。貂舍要嚴格執行防疫規定,大門口要設消毒槽,貂舍不準養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