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易出汗是什麼原因

  不少家長認為小孩睡覺出汗是由於孩子體質虛弱,因而虛汗不斷。其實,小寶寶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見的,並非都是體質虛弱、身體有病的症狀。那麼,嬰兒睡覺總是出汗是怎麼回事?由小編說明一下:

  寶寶易出汗的原因:

  中醫學認為,汗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盜汗的病程持續時間過久,將導致精氣耗傷,出現精神倦怠、臉色蒼白、四肢乏力、不思飲食、容易感冒、睡眠多夢等陰陽失調的症狀,損害人體的身心健康,甚至誘發其他疾病。對兒童患者的影響尤其明顯。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出汗過多會導致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流失和電解質失衡,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常出虛汗的孩子,會導致記憶力下降,智力發育遲緩。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會使病情惡化,向“脫症”發展,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治療虛汗症,首先應找出導致虛汗的原因,如果是因疾病引起,應在止汗的同時積極治療疾病;如果是病後體虛,則應在止汗的同時加強調養,適量活動,以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對於原因不明的虛汗,最好請醫生幫助找到原因。

  由於虛汗症由來已久,中國民間總結出了大量藥食兩用的止汗方。如用太子參8-10克,紅棗6顆,加一大碗水煮開後小火煎10分鐘,稍微當茶喝,每天一次;挑未成熟的乾果名碧桃幹,有止盜汗、虛汗的功效。根據中醫“虛則補之”的法則,精選煅牡蠣、黃芪、浮小麥、糯稻根、大棗等諸味藥材科學組方和配伍,達到益氣養陰、固表止汗的目的,尤其對氣虛或氣陰兩虛引起的自汗、盜汗效果顯著。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該藥在止汗的同時還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補鈣、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

  鼕鼕白天,夜晚經常出汗,稍一活動就加重,這種情況為虛汗中的自汗。多因陽虛引起。自汗的寶寶常容易感冒,身體疲倦,面色蒼白或怕冷.此時治療以益氣固表止汗為大法。

  寶寶正確的睡覺姿勢:

  ***1***側睡。有人認為,初生嬰兒以側睡為好,能使全身肌肉完全放鬆,即使發生回奶,也不易使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從而可以孩子窒息。向右側睡比向左側睡更好,既不會壓迫心臟,又能促使胃內食物向十二指腸移送。但是,反對者認為,總是偏向一邊睡,會使小兒的牙齒排列不齊。由於小兒的顱、面和頜部的發育是與全身的發育同步地進行的,如果經常一側睡,就會使受壓的一側市民平而頂角突出。在側睡時還要用枕頭在側邊擋一下,以免孩子變成俯睡,容易造成窒息。

  ***2***俯睡。這是指趴著睡。俯臥式睡姿近幾年來呼聲較高,這種睡姿可以增加嬰兒頭部、頸部和四肢的活動,並能促使心肺等器官機能的作用。但是,它會使嬰兒的口水不易下嚥,而造成口水外流。並且,由於嬰兒不會轉動頭部及翻身,被褥可能阻塞口鼻,有發生窒息的危險。因此,俯臥睡的床要平,不可過軟,不要用枕頭,並要將嬰兒的雙足擺好。許多研究證明,嬰兒突然死亡,83%都與嬰兒趴著睡有關。孩子趿著睡會使枕頭頂著上下頜骨,長期如此,就造成頜骨發育異常,從而使面部變得扁平,就不在一條水平線上,不是上前牙在下前牙的外邊,就是上前牙在下前牙的裡邊。從側面看,面部不豐滿而凹陷。俯睡的嬰兒難於被喚醒降低了嬰兒變換體位的能力,也降低了嬰兒對潛在致命事件的自我甦醒反應。但有人從心理髮育的研究結果看,俯睡,在有外界刺激時,嬰兒四肢及全部軀體都有一個依賴的床墊,使之安穩入睡,不怕驚嚇,長大以後,心理素質較為穩定。俯睡,頭的前後徑大,左右徑小,枕部不出現扁平,臉形橢圓。主張俯睡的人還認為,俯睡有利於胃內食物的消化,減少食物返流入氣管,同時有利於空氣進入肺部,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支氣管,同時有利於空氣進入肺部,保持呼吸道通暢,減少支氣管肺炎的發生,故有人認為,半歲以後的孩子採取俯睡為好。

  上述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寶寶出汗的內容,希望對你們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