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考研複習方法

  無論面對什麼考試,只有把握正確的複習方法,才會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各科在考試中應當承擔怎樣的分數任務?

  目前考A區的211院校,經濟管理語言文學專業實際進複試的標準都提到了370分以上,哲學、法學、心理學、教育學、藝術學、歷史學以及應用性較強的工科專業實際複試線都在360以上,考一個專業排名靠前的院校的理學與醫學,也需要350以上,要達到這樣的成績,就要求初試每一科都不允許有太大的閃失。外語能考到65-70分就是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了,這都可以超出全國平均分20分了,2016年全國考生英語平均分46分,這在近幾年還算是高的。尤其是16年英語容易,預示著17年英語可能要提升難度,考研公共課命題規則就是一年難一年易,專業課中由教育部統考的數學、歷史學、法碩、心理學、西醫綜合、金融學、教育學的考生不要期待在統考專業課上取得太高的分數,滿分300的課程考到220就很理想了,數學考到120就相當不錯了。***2016年數一滿分150分全國平均分57分***,因此這要求政治承擔75-80分的任務。2016年法學、歷史學、醫學、藝術學均大幅度提高複試線,這造成很多考生因為總分幾分之差與心儀院校失之交臂。如果他們的政治多做對一個多選題,也許就不會有這樣的遺憾了。

  政治應該選用什麼教材,要看本科課本嗎?

  2017年考研大綱是命題的唯一依據,但是它只是羅列了知識點命題範圍,沒有知識點的展開解讀。官方沒有編寫制定考研政治複習教材,因此同學們選用的都是市面上各位輔導教師編寫的教材。但無論是哪一本教材,考生在選用前務必要看是否是按新的考綱要求以及新的時事政策編寫的,尤其是“毛中特”部分,是否沿用的是十八屆五中全會的新觀點,是否貫徹了同志的講話精神,如果大多數論述還停留在五中全會之前的表述上,甚至還在用大量篇幅論述“三個代表”之類的內容肯定是不合格的,甚至是誤導考生的。本科課本也沒必要去看,其中的內容大多也都過時了,即便沒過時的也都不是2017年考查的重點。

  政治應該怎樣安排複習進度?

  具體如何複習,這是因人而異的,沒有統一的標準,關鍵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怎樣好理解,怎樣記得高效,怎樣印象深刻就怎樣來。一般建議是四輪複習法。

  每個人基礎不同,每個人奮鬥目標也不同,有些學長有這樣成功的經驗,但是不可一概而論,不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如果你考985、211名校的話,在外語、專業課提分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唯有靠政治多提分。如果政治要鎖定80分目標的話,複習時間不能遲於7月份,雖然前面記的部分內容後期會忘掉,但畢竟比11月再上手政治更有信心。因為11月開始背的話,很有可能第一遍沒背完,已經要考試了。到時自亂陣腳,只能寄希望最後賭押題。當然同學們都很信任押題,但押題主要是針對50分分析題,選擇題33道題本身就覆蓋廣泛,沒有紮實的基礎,多選題丟起分來是很恐怖的。希望想在政治上考高分的同學還是要早動手。試想你政治考80分,你主要競爭對手考50分,這是多麼大的優勢呀!靠外語、專業課甩出對手30分是很難達到的。

  ***二***

  政治該怎樣全程規劃?時間段如何安排?

  考研政治的學習,其實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規劃,因為每個同學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裡只能是先說一下大致的安排。各位同學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到考研學習的狀態中了,如果還沒有的話,就要為你捏把汗了。因為現在還是有很多同學對考研政治的學習存在著誤區,認為考研政治只要最後看一看背一背就好了,你們也有吧……

  考研政治的內容涉及到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當代及形勢政策五門課,內容數量很大,體系龐雜。除了政治基礎好的少數同學外,大部分臨時突擊複習政治的同學,最後政治考試的分數都很平平。我見過幾個狂背十天八天就去考試的學生,他們本科都是人大北師大的水準,還有一位是思政教育專業科班出身的。最後都是五六十分。

  考研政治的學習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需要嚴謹的規劃。以現在來看的話,首先要分清階段。比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7月份之前是第一階段,7月、8月、9月、10月、11月份是第二階段,12月份到考前是第三階段。

  之所以這樣區分是因為考慮到9月份會有新的大綱出爐,所以9月份開始要圍繞新的大綱進行學習,對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微調整和微重新整理,而12月份的時候試卷基本定型,時政範圍已經確定,我們需要進行最後的衝刺!

  我們應該早點開始複習的是哪一門?

  很多考生是從現在才開始進行考研政治的學習。從現在開始的第一階段,最重要的是要學好考研政治中的基礎性科目——馬原***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史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兩個科目至關重要,尤其是馬原的馬哲部分,越來越需要考生去理解運用原理分析問題。需要花費更多地時間學習理解。

  學習馬原的話建議同學們採取框架+要點的方式學習,也就是把馬原的每一個模組形成框架,在框架中體現要點。當然了,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史綱也類似。

  政治零基礎的同學應該如何挑選複習資料?

  關於學習資料,現階段的話可以買一本市面上的政治考點書和一本習題書,可以自己挑選,主要是看輔導書裡有沒有滿足幾個條件:有框架體系,考點全面,考點旁附帶考點解析、經典真題和模擬練習題。滿足這幾個條件就行了,因為現在所有的輔導書都是圍繞大綱解析編制的。

  在各階段中應該如何使用真題?

  把2010到2016年的真題整理出來,先不要專門的碰觸。把這五套真題作為階段自測卷,測試自己階段的學習程度。比如可以在5-8月份的時候使用兩套,在9-11月份的時候每個月使用一套。這樣的話可以測試出你在哪一學科學的比較薄弱,便於及時調整學習。2001--2010年的真題就可以在平時學習的時候使用了。

  還要忠告同學們,在現階段學習時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和投機取巧的心理,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學習考點,至於答題技巧,在後續練習的時候老師能夠幫你概括出不少,再加上你自己邊做題邊總結的一些答題技巧,那就無往不勝了!

  同一個考點,三年之內都不會有重複的是嗎?

  這個很顯然不是的,有些考點很多年才考一次,有些則是永遠都不會考,但還有一些高頻考點特別受命題人青睞,幾乎每年都要考。

  現階段政治每天需要多少時間複習?

  學習的時間要因人而異了。如果是在校的考生的話建議每天堅持學兩個小時的政治就可以了。因為你們還要有其他的課程,英語和數學的學習要長期堅持。對於全天考研複習的考生建議保持在兩到三個小時就行了,重要的是保證學習的效率和正確的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正確揭示政治理論內在聯絡,形成互聯的體系,使頭腦中所掌握的政治理論不是一堆雜亂無章的知識的堆砌,而是系統互聯有機的整體。政治理論的考試考的是考點和考點之間的關係,考的是一種辯證的互聯的思維方式。只掌握孤立的考點是不行的,還必須把握不同章節內在關係,才能把這道題答的更好一點。

  建議大家分模組學習,千萬不要一個、一個考點的單獨學習,因為考點之間都是有著聯絡的,要形成體系。比如馬原中的唯物論、辯證法等,唯物論裡有可以分為物質觀、意識觀、實踐觀、運動觀等等。

  分模組複習是按照課本編排章節複習麼?看本科教材可以麼?這四本書應該按什麼順序複習呢?

  分模組學習並不都是按照章節學習,比如馬原的第二章裡面包括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大量考點,也需要更多地時間學習。

  現在學習的話重點放在馬原和毛中特上,建議先看馬原,然後看毛中特,在學習馬原和毛中特的時候可以適當學習史綱進行調劑。不建議同學們以你們大學的本科政治教材為學習輔導書,因為考試大綱和本科教材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本科教材的知識點太多並且與考研無關,是會浪費時間的。

  本科政治教材不用重點看,可以作為工具書。比如馬原的哪個考點不理解了,可以翻翻兩課教材看看有沒有更加詳細的解釋。但不要依賴於本科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