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治療弱視的方法有哪些

  當孩子出現弱視的症狀時,必須要馬上去醫院就醫。那麼弱視的正規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正規的治療弱視的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正規的治療弱視的方法

  遮蓋治療:傳統而有效,此法用了有一百多年曆史。特別是對於單眼視力很差的弱視患者,一定要採用。遮蓋越完全,效果越好。

  物理治療:紅光閃爍治療是利用特殊波長***640nm波長***紅光、以特殊的頻率刺激黃斑錐體細胞,促進黃斑功能提高。提高中心視力。是一種相對簡單、可靠、有效的弱視治療方法。

  光刷治療:是基於瞬時海丁格氏刷效應,通過使用旋轉的蘭色玻璃,可以看到類似飛機螺旋槳的圖形,該效應只出現在黃斑中心凹上,抑制旁中心注視點,利用該治療可以強迫弱視眼變為中心注視。

  精細目力訓練:視力發育的關鍵在於應用。精細目力訓練對於弱視眼就是一種好的應用,也是一種特別的鍛鍊,有利於視覺發育和提高視力。早期可練習穿珠子,穿釦子,描紅、描圖、繪畫、書法等訓練也有幫助。必須使用弱視眼。

  後像治療、鐳射、CAM視覺刺激等治療都是需要醫生根據弱視患者病情進行選擇。

  弱視的危害

  弱視的最大危害是患兒不僅雙眼或單眼視力低下,而且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沒有精細的立體視覺。專家們認為弱視的危害大於近視,因為單純近視的兒童,看遠模糊,看近清楚,視覺細胞和神經還能受到外界物象的刺激而不會衰退,而弱視則不同,由於視覺細胞和神經長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準確刺激而衰退,遠視力低於0.8,如果不及時防治,視力便會永久低下,成為單眼視覺,長此以往,必然會加重健眼的負擔,健眼的視力也會逐漸衰退。

  因此弱視眼對患者來說,將一輩子影響生活、學習和工作,在他們眼裡,立體視覺模糊,因而不能準確地判斷物體的方位和遠近。

  弱視的種類

  有些小兒有屈光不正,一隻眼的度數高,另一隻眼度數低,由於兩眼屈光參差太大,致使兩眼物像的清晰度不等,大腦無法將兩眼物像融合為一體,只有抑制屈光不正度數高的一隻眼。日久,該眼視力逐漸下降,就形成了弱視。

  還有的小兒生來就是高度遠視,兩眼視力相同或相近,但都低下。這樣,由眼睛傳入大腦視中樞的衝動比正常眼弱,因這條神經通路發育不良,也會產生弱視,我們稱之為屈光不正性弱視。

  治療上述三種弱視,首先要散瞳驗光、配戴合理的矯正眼鏡。對於屈光不正性弱視配戴合適的眼鏡後,視力大多可以逐步提高,恢復正常。若有條件做視刺激儀訓練,療程還可以縮短。其他弱視除了戴眼鏡之外,還需要在醫師指導下做一些治療,如遮蓋療法、壓抑療法、後像療法、紅色濾光片療法以及藥物療法等。上面談到的弱視只要治療及時、得當,預後是很好的。

  還有一種弱視叫形覺剝奪性弱視。這是在嬰幼兒時期,由於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遮擋瞳孔,或不適當遮蓋了小兒的一隻眼,使光刺激不能充分進入眼球,剝奪了眼黃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機會,使該眼無法產生正常衝動,導致該眼到大腦視中樞的通路發育受影響,從而產生的弱視。與前面幾種弱視相比,這種弱視程度較重。所以,小兒出生後若發現患先天性白內障、上瞼下垂遮擋瞳孔,務必儘早手術。嬰幼兒時期,尤其是6個月以內,因眼病遮蓋一隻眼時,一定要慎重,千萬要記住:遮蓋的時間不可過久,以免發生剝奪性弱視。

  還有一種弱視,稱為先天性弱視,原因尚不清楚。據推測,可能與生後早期視網膜和視路發生過出血有關。這種弱視預後極差,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

  總之,弱視是一種發育性疾病,若能及時治療,年齡越小,療效越高。如果超過12歲後,治癒基本無望。可見,提高治癒率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孩子有無視力不好的表現,例如:看書距離太近,眯著眼睛看東西,或者歪著頭用一隻眼看東西等。若發生這些情況,就要及早到醫院進一步診治。

  根據我們的經驗,孩子到3歲半時,就可以把視力表掛在5米遠的牆上,教孩子識別,檢查一下視力,若不足0.8,務必到醫院就診。不少小兒一隻眼視力好,不影響吃喝與玩耍,另一隻眼弱視,常常不易察覺,往往到小學體檢時才發現,此時,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所以,建議托幼園所應把視力檢查列為入托升班的常規檢查,這樣有利於早期發現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