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圖

  陰陽五行學說作源於我國春秋戰國時代,而八卦源於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陰陽***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小編在此整理了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範疇,“太極”一詞,出於《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

  關於太極的含義,有以下幾種解釋:

  ***1***指宇畝最初渾然一體的元氣。唐穎達《周易正義》:“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易緯·乾鑿度》認為“有形生於無形”,提出“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階段來解釋“易有太極”。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混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渾沌。渾沌之物即是古人所說的元氣。以元氣未分狀態為太極,斌以其原始物質的含義。這種觀點在兩漢較為普遍,如劉歆:“太極中央元氣”;王充引易學家的話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鄭玄則以“淳合未分之氣”解釋大極。

  ***2***以虛無本體為太極,如王弼解釋“大衍之數,其一不用”說“不用而用以之道,非數而數以之成,斯易之太極也。”以“一”為太極,認為此“一”不是數,而是“無”,“無”為四十九之策數形成的根據。韓康伯註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說:“夫有必始於無,故太極生兩儀也。”

  ***3***大衍之數的四十九數未分為太極。崔憬說:“四十九數合而未分,是象太極也。今分而為二,以象兩儀矣。分揲其蓍,皆以四為數。一策一時故四策以象四時也。”***李鼎祚《周易集解》引,據《黃氏逸書考》本***崔憬對大衍之數的論述及其太極說,不以不用之一為虛無實體,以四十九數未分為大極,並且認為八卦涵蘊在大衍之數中。此種觀點,在易學哲學史上有其重要意義,為宋易將漢易的宇宙生成論轉為本體論提供了方法。

  ***4***以陰陽混合未分為太極。周敦頤《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周敦頤以後,對太極的解釋分為三大流派。

  a、以邵雍為代表,以數說大極。指出“太極一也,不動生二,神也”;以一分而為奇偶解釋太極生兩儀。並認為在人則“心為大極”,在天地則“道為太極。”

  《易經》裡面包含八卦與五行,易經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是相互關聯、作用的。只有把他們都結合起來分析事物才是最全面的。

  從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來看,五行理論產生得比較晚,可能與青銅器的產生有關。

  伏羲所處的新石器時代,是不可能有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的。這一點從伏羲先天八卦圖完全可以看出,先天八卦所反映的是陰陽理論,而還沒有五行理論。

  先天八卦的排列順序為: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按照這個順序,其走勢正好成為一個S形,這就是太極圖中的陰陽兩種物質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如果說先天八卦也有相生相剋關係的話,也只有陰陽之間的此消彼長關係。因此先天八卦數,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個排列順序,是體現陰陽轉化思想的重要依據。

  從後天八卦圖可以看出,文王對先天八卦圖中各卦所在的位置有了很大改進。明顯看出,文王后天八卦已經引入了五行的概念,對八卦中的每一卦都賦予了五行的屬性。

  後天八卦的屬性除了保留先天八卦的屬性外,又增添了五行的屬性。

  具體來說,由於金生水,而雨水是從天上落下來的,因此,對乾卦賦予了金的屬性;兌為澤,澤是容納水的,看起來水是由澤生的,因此對兌卦也賦予了金的屬性;坤為地,地主要是由土所組成,所以對坤卦賦予了土的屬性,同樣,由於西周處於我國的西北地區,其周圍的山,基本上都是土山,所以對艮卦也賦予了土的屬性;

  震雖然為雷,但春雷一動,草木開始萌發生長,《易經》說“雷雨做,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所以對震賦予了木的屬性。

  同樣,巽為風,樹木在風吹中開始生長,沒有風或者不通風的地方,樹木難以生長,所以對巽也賦予了木的屬性。這樣一來,對八卦的每一卦都賦予了五行的屬性。

  在圖形安排上,由於我國大陸位於赤道以北,南方炎熱,把離火卦放進去,象徵夏天;北方寒冷,把坎水卦放進去,象徵冬天;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一片生機,把震木卦放進去,象徵農作物和樹木生長的春天;西方是日落的地方,把兌金卦放進去,象徵蕭殺收藏的秋季。這樣以來,四季也分明瞭。

  這只是利用《易經》對部分事物的分類,掌握了其規律加以想象,就可以把易經運用到任何事物上去分析問題了。

  知識拓展:八卦與五行的關係

  陰陽五行是古人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那時候他們認為世間的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可以顏色區分,可以味道區分、以五臟、以五情、等。每種事項都能夠呈現出五行。本期小編就為大家講解八卦與五行的關係以及八卦對應的五行是什麼。

  而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比如說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剋的順序。相生的順序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相剋的順序則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這就是所謂的萬物相生相剋。那時候沒現在這麼科學,所以五行就被當時的人成為是解釋自然和生命現象的一種理論。

  八卦兩面代表陰陽,那時候古人把萬物都分成了陰陽的兩面,比如說陰暗的地方就是屬陰,受到光照的就是陽。葉子的正面為陽,背面為陰。女人屬陰,男人屬陽。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

  八卦中每一卦所代表的飾物不同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對應的五行分別是金-乾、兌乾為天,兌為澤。木-震、巽震為雷,巽為風。土-坤、艮坤為地,艮為山。水-坎。坎為水***月亮***。火-離離為火***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