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感冒中藥方劑

  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帶你瞭解下吧,希望你喜歡!

  

  麻黃湯

  組成:麻黃***去節***9g 桂枝6g 杏仁***去皮尖***6g 炙甘草3g

  方歌: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宜服之。

  功用:發汗解表***為主***,宣肺平喘***為輔***。

  主治:外感風寒表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方解:麻黃湯主要用治外感風寒表證。本方關鍵之處在於宣肺氣。表實證的症狀皆是由於肺氣不宣所致。肺主氣,合皮毛,通腠理。外感風寒之邪束表,導致毛竅閉塞,衛陽被遏,不能達外,故而可見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又由於毛竅不透,故而肺氣不能宣通,則上逆而為咳喘。故治療本病的最關鍵之處在於宣通肺氣。

  而本方之中,用麻黃髮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正可以治療本病的主症;此外,由於本病衛強營弱衛氣與邪氣交爭於外,導致衛氣的病理性的亢盛,故但用麻黃髮汗只能解衛氣之閉鬱,所以又用透營達表的桂枝為臣藥,以助麻黃髮汗之力,且可以調和營衛。杏仁降利肺氣,與麻黃配伍,一升一降,以增強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即可調和麻黃杏仁的宣降特性,又能緩和麻黃桂枝合用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過猛而傷及正氣。

  “治肺不忘宣降”“麻黃無桂枝不溫”“附子無干姜不熱”

  使用:1、一般冬季使用;2、青壯年多用;3、北方多用;4、有咽痛者不能使用麻黃湯。咽痛則表明有熱,熱證複用熱藥,則必然加重病情,故如此。

  附方:

  麻黃加術湯:

  麻黃湯原方加白朮12g,白朮: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蒼朮:燥溼健脾,祛風溼功用:發汗解表,散寒祛溼。主治:風寒溼痺,身體煩疼,無汗等。***即風寒表實證挾溼***注意!本方中的白朮可以用蒼朮代替。東漢時期,蒼朮和白朮是不分的。

  麻杏苡甘湯:

  組成:麻黃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功用:解表祛溼。主治:風溼一身盡痛,發熱,日哺所劇者。這裡不是陰虛潮熱,而是溼邪所致的潮熱。日晡:下午三點到七點

  大青龍湯:

  麻黃6g,桂枝6g,甘草6g,杏仁6g,石膏18g,生薑9g,大棗3g。服後,取微似汗,汗出多者,用溫粉撲之。

  溫粉:龍骨、牡蠣、黃芪、麻黃根,共研細末。

  功用:發汗解表,清熱除煩。***外有表寒,內有裡熱***

  主治:外感風寒,不汗出而煩躁,身疼痛,脈浮緊。用大青龍湯治之,中病即止。

  三拗湯:

  麻黃***不去節***,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功用:宣肺解表。主治:感冒風邪,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胸悶。

  華蓋散:

  麻黃、桑白皮、紫蘇子、杏仁、赤茯苓、陳皮,甘草。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肺感風寒,咳嗽上氣,痰氣不利,脈浮者。

  桂枝湯

  組成:桂枝9g 芍藥***白芍***9g 甘草6g 生薑9g 大棗3枚

  方歌: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藥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有汗此為功。

  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使邪從表而出***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苔白不渴***鑑別症狀,又如小便自利。這裡主要用於與外感風熱證相比較。***,脈浮緩或浮弱者。

  方解:本證是由風寒束表,營衛不和所致。外感風寒表虛證,《傷寒論》中稱之為太陽中風,其病機為衛強營弱***是衛氣與邪氣交爭的應急狀態***。外感風邪,風性疏洩,衛氣失去其固護之性,不能固護營陰,致使營陰不能內守而外洩,故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汗者,陽加於陰謂之汗也。風寒在表,應以辛溫發散之品以解表,但本證屬於表虛,腠理不固,故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營為陰,衛為陽,調和營衛也即是調和陰陽,即祛邪調正兼顧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