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解剖學學習方法

  系統解剖學正如其他學科一樣,要想較好地掌握其知識點,首先需要一個正確的態度,其次是根據各人自身的學習特點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端正的學習態度加上有效的學習方法是成功的關鍵。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解剖學研究的是正常人體的形態、結構,名詞多,記憶量大是其特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學好它就必須靠死記硬背,而是重視實驗,珍惜每次實驗機會,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解剖標本、模型的觀察結合起來。同時注重活體的觸控和觀察,充分利用其直觀的印象促進自身對知識的理解、記憶。

  二、形態與功能相結合

  人體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結構。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一定的形態、構造表現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變化也能作用於結構、形態並引起其相應的變化。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態、結構也因此表現出各自的特點。在解剖學的學習中,理解雙方這種關係,對於掌握人體器官結構的形態特徵是非常重要的。

  三、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由眾多系統和器官組成。器官與整體,器官與器官之間在形態、功能上是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而系統解剖學將一系列形態,功能相似的器官歸為一個系統,就係統內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態,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徵,然後根據各器官自身形態、功能上的特點,加以區分。理解它們的異同點,這樣更有利於記憶,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系統解剖學概述

  系解是進入大學後的第一門專業課,而且還是一門形態學。大家可能會學到心態爆炸吧。什麼鬼?怎麼這麼多要記的。但是請不要擔心,畢竟我們是學醫的,不是學解剖的,所以不需要把所有東西都弄懂記住,記住重點的和醫學緊密聯絡的就好。像骨學中很多骨頭,每根骨頭都有一大堆結構名稱,大家不用強求自己把所有名字都記住,記住重點的就好,比如尺骨大家記住最特徵的鷹嘴就差不多了。

  然後這裡想和大家說一下,解剖教研室出版的作業本千萬不要買,千萬千萬不要買,你可以去問下買過的學長學姐,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把解剖作業本做完的,我算他厲害。這本作業本就是專門學解剖的做也太難,所以真的不要浪費錢,有錢還是去買人衛版的作業本吧,那個可能會好一點。

  系解是形態學,那麼學習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圖譜,系解圖譜大家可以去圖書館借,圖書館的解剖學圖譜還是很多的***圖書館的圖譜基本是第一版,是棕黃色封面,封面寫著黑色字型的人體解剖學圖譜***下面這幅圖是現在網上可以買的第二版圖譜。大家可以網上購買,班級團購也會比較便宜點,或者向高年級的學長學姐買個二手的。當然電子圖譜也是非常好的,世界上最好的解剖圖譜***沒有之一***是奈特解剖學圖譜,確實非常好,實驗考前絕對不能少。

  系統解剖學理論考

  16級題型:單選50×1′、判斷10×1′、配伍題:10×1′、名解5×2′、大題4×5′

  14級和15級很幸運,是沒有名解和大題的。16級的小夥伴就比較慘了。當然其實13級以前也都是有名解和大題的。不過16級的小夥伴還是說簡單的。

  那系解的話還是好好看書吧,迴歸書本還是很重要的。這幾年下來一直神經系統考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多還是挺多的,只是考前覺得會更多***。但是13級的學姐說他們神經考特別多。14級選擇有考一題緒論的解剖學歷史,15級選擇有考瞳孔開大肌由哪條神經控制。

 

1.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

2.生理學基礎學習方法有哪些

3.醫學護理學論文

4.人體解剖學學習方法有哪些

5.怎麼學好系統解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