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幼兒跳孔雀舞蹈

  孔雀舞是我國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學習的舞蹈。那麼,怎麼教幼兒跳孔雀舞蹈呢?下面就趕緊跟著一起來了解下吧!

  教幼兒跳孔雀舞蹈的方法

  1、練習方式的多樣化

  在活動中雖然老師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中老師的講解也比較有針對性,但當幼兒不知道動作的基本要領時,幼兒反覆的跟隨老師練習最終會對活動產生厭倦。所以在學習舞步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活動中要關注幼兒的反應,要能夠隨機應變,有靈活的教學方法,採用有趣的練習方法,從而促進活動的達成。

  2、提示語言的細節化

  在幼兒感受學習舞步的時候,開始只是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孩子觀察腳步,孩子們既要看腳部動作又要看手部動作,不免要手忙腳亂,效果當然不好。在觀察到幼兒的無所適從時,設計了簡單的提示語“1和2”來確定腳步的動作要領,來指導和控制幼兒的腳步以達到節奏上的統一。

  3、音樂技能的日常化

  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活動提倡是以音樂為手段,培養孩子心靈的美感***和諧、統一***音樂技能的日常化。但是音樂的知識技能是必須學的,因為音樂知識技能是幼兒表現表達音樂的基礎。

  孔雀舞的定義

  孔雀舞是我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流佈於雲南省德巨集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潞西及西雙版納、孟定、孟達、景谷、滄源等傣族聚居區,其中以雲南西部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傳一千多年前傣族領袖召麻慄傑數模仿孔雀的優美姿態而學舞,後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成型,流傳下來,形成孔雀舞。

  孔雀舞的千姿百態

  孔雀舞沒有音樂旋律的伴奏。伴奏樂器雖然僅有象腳鼓、 鑼、鈸等打擊樂,但並不顯得單調。象腳鼓的鼓點異常豐富,音響變化萬千,表演者一般都要選一位很好的鼓手伴奏。這樣,才能打出豐富多彩、激動人心的鼓點。同時能隨著表演者的舞蹈動作和情緒的變化而靈活、巧妙地變換鼓點。木架上按大小順序排列的 鑼雖然只打著單一的節奏,但也能隨著表演者的舞蹈動作的節奏,但也隨著表演的情緒和舞蹈動作的變化而有輕、重、快、慢之分。鈸的打法也如此。

  孔雀舞的舞蹈分類

  1、阿里孔雀舞。阿里孔雀舞發源於普蘭縣,流傳在普蘭和獅泉河等地區。這是當地群眾逢年過節時跳的一種民間舞蹈,表達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其中最有特點的動作就是“孔雀汲水”。動作做法:兩腳腳掌合攏,兩腳外側著地,雙膝向外打開向下深蹲,上身向前傾斜直到把地上的木碗用嘴叨起來後慢慢起來。

  2、林芝孔雀舞。林芝孔雀舞起源於林芝地區米林縣扎西繞登鄉,流傳在米林縣和扎西繞登鄉。 林芝孔雀舞也無樂器伴奏,常常是自唱自跳。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和集體舞等多種形式,男女均可。集體舞時為大圓圈隊形,基本上在原地跳,有時也沿順時針方向移動跳。

  林芝孔雀舞是當地群眾在歡渡藏曆年和參加其它民俗節日活動時跳的一種民間歌舞,屆時,人民歡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跳“恰巴波”***林芝地區的一種民間歌舞***,中間要穿插孔雀舞的表演。孔雀舞的表演屬自娛性的歌舞。亦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孔雀舞的天然特色

  1、表現在膝部柔韌的起伏。這是傣族民間舞蹈的共同特點,也是孔雀舞的特點,在變化萬千的動作過程中,膝部始終是帶韌性的起伏,但這種起伏又不是機械的平均起伏,而是隨著內在和外在的感情變化而變化的。如主力腿立直時稍快,而下蹲時期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帶韌性的。這樣,使孔雀舞顯得非常優美內在。

  2、孔雀舞的特點還通過手臂手腕、手指柔軟剛韌的運用而表現出來,上述三個部位的動作柔軟而不鬆軟,具有剛韌的內在力量。手上每個舞姿的變化柔軟而剛韌。這樣的動作韻律,把孔雀溫順、善良、穩重的性格表現得十分完美。

  3、孔雀舞的特點還通過小腿動作的快速、敏捷、眼睛的靈活運用而充分表現出來。

  4、孔雀舞以表演者的身體各部位組成優美曲雅的三道彎造型。如:右五位側提腕立掌手,加拾左勾腳旁掖腿,那彎曲的膝部、肘部、,提起的腕部,送出的胯部,稍彎的腰部,別具一格的曲線形圖案,再現了孔雀窈窕的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