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的症狀和飲食方式

  便祕,是我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很多的人並沒有重視這種疾病對身體的危害。其實,如果是比較嚴重的便祕,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便祕常見的症狀吧。

  便祕常見的症狀

  1、便意少,便次也少:

  此類便祕可見於慢通過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祕。前者是由於通過緩慢,使便次和便意均少,但間隔一定時間仍能出現便意,糞便常乾硬,用力排便有助於排出糞便。而後者常常是感覺閾值增高,不易引起便意,因而,便次少,而糞便不一定乾硬。

  2、排便艱難,費力:

  突出表現為糞便排出異常艱難,也見於兩種情況,以出口梗阻性便祕更為多見。患者力排時,肛門外括約肌呈現矛盾性收縮,以致排便困難。這種型別的便次不一定少,但費時費力。如伴有腹肌收縮無力,則更加重排便難度。第二種情況是由於通過緩慢,糞便內水分過多被吸收,糞便乾結,尤其是長時間不排便,使乾硬的糞便排出異常困難,可發生糞便嵌塞。這類便祕也可試用膨鬆劑或滲透劑,使糞便變軟,便於排出,有時需結合灌腸治療。如糞便軟化後依然難以排出時,則提示為出口梗阻性便祕。這一類患者需要指導排便方式,必要時進行生物反饋治療。

  3、排便不暢:

  常有肛門直腸內阻塞感,排便不暢。雖頻有便意,便次不少,即便費力也無濟於事,難有暢通的排便。可伴有肛門直腸刺激症狀,如下墜、不適等。此類患者常有感覺閾值降低,直腸感覺高敏,或伴有直腸內解剖,如直腸內套疊以及內痔等。個別病例的直腸感覺閾值升高,也出現類似症狀,可能與合併肛門直腸區域性解剖改變有關。這部分患者的治療需要提高感覺閾值,減少排便次數,治療肛門直腸區域性病變,如痔源性便祕的區域性處理。

  便祕患者的飲食方式

  1***多吃玉米和紅薯:它們對便祕有重要作用,因為該食物的性質決定了它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不會像吃香蕉哪樣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有害處。

  2***大米:當然,別忘了大米的重要作用,便祕不宜吃太多零食。水稻的通便效果顯著,但是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它的這個有點。

  3***多吃蔬菜和水果:便祕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說起來容易,真的做起來就比較困難了。這就需要用適當的食物調整,不管是蔬菜或水果,只要對便祕有好的效果的,無論你喜不喜歡吃都要想辦法讓自己吃。因為它可以使你的病情減輕。

  4***對於零食:不要經常的吃。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特別是有子女的老年,怕孩子餓著,經常不間斷給孩子吃零食,結果導致養成孩子愛吃零食,不吃主食的習慣。

  5***對治療慢性便祕:不腹瀉瀉藥通便的關鍵。這是至關重要的。許多治療方法是腹瀉便祕瀉藥。這隻能是暫時的,一起來看看吧,如果長期使用,那麼便祕是不是很好。瀉藥是在軟化大便的關鍵因素,軟化大便的治療方法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效果。

  便祕的日常護理

  1、不要濫用瀉藥。由於對便祕認識不正確,有些患者常常依賴瀉藥幫助排便順利,結果造成依賴性而加劇病情,正確合理地使用瀉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並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久坐少動,喜靜善臥,是體力逐漸下降、引起排便困難的重要因素之一。堅持一定量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不僅能增強體質。

  3、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老年人神經系統功能減退,加之社會活動減少,多有精神心理方面障礙,情志抑鬱焦慮等較多見。便祕患者應學會克服焦慮與抑鬱等不良情緒,保持愉快、通達的心理境界,對預防便祕亦十分重要。

  4、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最好養成每日一次的排便習慣,應與每日晨起後,在室內稍做運動,空腹喝一杯涼開水或溫開水,然後去廁所排便***不管有沒有便意***,以培養和保持排便的條件反射。更不應抑制便意,應該是一有便意就去排便。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