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病治療方法

  腸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統稱。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下面我們具體瞭解下。

  :鍼灸法

  穴:足三裡、內關

  1.寒邪凝滯

  【診斷要點】 胃痛暴作,痛勢較劇,得溫痛減,遇寒痛增,口和不渴,喜熱飲;苔薄白、脈弦緊。

  【處方】中脘、樑丘

  2.飲食停滯

  【診斷要點】 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後或矢氣後痛減,口氣重濁,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或弦滑。

  【處方】 中脘、天樞

  3.肝氣犯胃

  【診斷要點】 胃脘脹滿,脘痛連脅或痛無定處,噯氣頻繁,每因惱怒、鬱悶發作或加重;苔薄白,脈沉弦或沉細。

  【處方】 期門、陽陵泉

  4.溼熱中阻:

  【診斷要點】 胃脘灼熱脹痛,得食則重,甚食入即吐,泛酸嘈雜,口乾口苔,口氣重濁;舌紅,邊尖尤甚,苔黃膩,脈滑數。

  【處方】 內庭、厲兌、陰陵泉、三陰交

  5.胃陰虧虛:

  【診斷要點】 胃脘隱痛,嘈雜似飢而不欲食,口燥咽乾,大便乾結;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或弦細。

  【處方】 中脘、三陰交、內庭

  6.脾胃虛寒

  【診斷要點】 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納呆神疲,或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黑便;舌淡或胖大,苔白而滑,脈細弱或遲緩。

  【處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裡

  其它療法:

  耳穴貼壓:胃、脾、肝、交感、神門

  面板針:取穴:第6-12胸椎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上腹部任脈及足陽明胃經。方法:自上向下依次叩打,急性胃炎宜重叩至面板隱隱出血為度;慢性胃炎手法較輕,叩至面板潮紅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腸胃病的飲食注意事項

  ***1***急性胃炎患者

  急性胃炎是胃黏膜急性的,可逆性的病變,可因化學***菸草、烈酒、濃茶、咖啡、藥品等***、物理***過燙、過冷、過於粗糙的食物、X射線照射等***的刺激或由於接觸細菌或其毒素引起的,病程一般較短,1~2天好轉,預後良好。一般分為單純性,腐蝕性,感染性,化膿性和出血糜爛性胃炎五種。

  患者飲食養生保健原則:

  ①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因失水較多,在飲食上應注意補充大量液體,可供給鮮果汁,藕粉,米湯,雞蛋湯等流質食物,並應大量飲水,以緩解脫水並加快毒素的排洩。

  ②待病情緩解後,可給少渣半流食,逐漸過渡到少渣軟飯。飲食內容應無刺激,少纖維,如大米粥,面片湯,並可適量選用饅頭乾等。

  ③補充適量蛋白質。

  ④為減輕胃腸負擔,應少食多餐,一日進餐5~6次較為適宜。

  ***2***慢性胃炎患者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發生的炎症性或者萎縮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病症。現代醫學將本病分為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種。

  一般認為,引發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急性胃炎遷延不愈、細菌感染、藥物刺激、飲食不當、鼻咽口腔的慢性病灶、胃酸缺乏等。

  飲食保健治療原則:

  ① 應設法消除誘發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② 進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如半流質或少渣飲食。

  ③ 少量多餐,忌機械性、化學性刺激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

  ④ 宜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嫩葉蔬菜。

  ⑤ 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豆奶,菜泥,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