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足疣怎麼治才能好

  銳溼疣患者應該選擇治療中醫治療,中醫一般採用循證醫學的方法,組合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疾病,可以實現目標的養護。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中醫足疣治好的方法。

  中醫足疣治好的方法

  1、風熱外襲

  外陰溼疣初起,疣體較小,柔軟,顏色淡紅。或伴有發熱惡寒,咽癢咳嗽,外陰瘙癢感。舌尖紅,苔薄白,脈浮數。

  治療原則:疏風清熱,解毒散結。

  處方:大青葉、板藍根、銀花、蒲公英、連翹、白鮮皮、丹皮、赤芍、香附、木賊草、紫草。

  滲液多加蒼朮、黃柏;瘙癢重者加蛇床子、地膚子;白帶量多加土茯苓、生薏米。水煎服。

  2、瘀毒互結

  外陰疣體漸大,顏色暗紅或紫暗,如菜花狀或雞冠狀,面板粗糙,疣體表面汙穢滲液。舌質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弦。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解毒散結。

  處方:桃仁9克、紅花9克、熟地10克、赤芍9克、白芍9克、歸尾10克、川芎6克、白朮6克、山甲6克、首烏6克、甘草4克、板藍根15克、夏枯草15克。

  水煎服,6~8劑為1療程。

  3、肝膽溼熱

  外陰部溼疣顏色偏紅,溼潤,數目較多。或伴煩躁易怒,口粘口苦,面紅目赤,小便色黃,大便乾結。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

  治療原則:疏肝清熱,利溼祛疣。

  處方:山梔子12克、酒黃芩12克、龍膽草9克、澤瀉9克蒼朮9克、黃柏9克、柴胡9克、薏苡仁15克、土茯芩24克。

  治療足疣的偏方有哪些

  1、在藥店取薏苡仁、木賊、大青葉、桃仁、紅花、蛇床子、馬齒筧、紫草、板藍根、黃柏、枯礬用開水煎熬半個小時後,將紗布放在藥水中浸泡幾分鐘,將紗布敷在患處即可。

  2、黃柏,板藍根,紫草,木賊,香附,薏苡仁,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牡蠣,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作用。

  3、溼疣外洗方。虎杖,龍膽草,大黃,赤芍,石榴皮,枯礬,莪術,紫草,水煎微溼擦洗疣體15-20分鐘,每天2次。

  4、白花蛇舌草。用法:水煎取汁,去渣,調入蜂蜜適量,頻飲。適應證:尖銳溼疣中醫辨證屬毒熱者。

  中醫治療疣的三種措施

  1、疣內治法:

  1.中藥內服:治宜清熱解毒,養血活血,軟堅散結,方用治疣湯。若風熱溼毒較重者,可加土茯苓、薏苡仁、驪齒莧、白花蛇舌草;若肝虛血燥,筋氣不榮者,可加珍珠母,可加珍珠母、白芍、生牡蠣、赤小豆;若腎陰虧虛,肝血不足者,改用歸芍地黃湯加川芎、牛膝。

  2.西醫內治法:以下方法可任選一種:①病毒錄0.1g,每日3次口服;②烏洛托品0.3g~0.6g,每日3次口服;③10%水楊酸鉍油2ml肌注;④1%酒石酸銻鉀3~5ml,靜注,每週2次;⑤干擾素2~5ml,肌注,每週1次。

  2、外治法:

  可酌情選用下述方法,但均需注意保持健康面板。

  1.萬靈丹腐蝕劑:樟丹1.5g,水楊酸25g,普魯卡因1g,白糖1.5g,95%酒精調成糊狀,帖敷疣體。

  2.鴉蛋子仁搗爛貼患處,每日換藥1次,一般2~3次即可治癒。或用鴉蛋子油***鴉蛋子1份,花生浸泡半月***點塗患處。

  3.純鹼加生石灰等量,用2%普魯卡因溶液調成糊狀,外敷疣體。當局部有灼熱感時,停止敷藥。

  4.複方水楊酸火棉膠***水楊酸、乳酸各30g,彈性炎棉100g***,將患處用溫水泡5分鐘,待擦乾後,直接用本品塗抹疣體,每日1次,本品為較好的角質溶解劑,為易燃物,注意保護。

  5.《外科啟玄》記載:“用雞脛皮擦之自愈,一法將蘄艾在初生第一個上炙之,餘皆自落而痊矣”。

  3、注射療法:

  1.可用2.5%碘酊0.1~0.2ml,或用18%鹽水酌加2%普魯卡因溶液,每次0.5~1ml,注射於疣體基底部,1周左右疣體即於乾燥脫落。

  2.干擾素0.5~1ml,疣體注射,每週1次,也可用干擾素溶液區域性噴灑。

  ㈣手術療法:疣可酌情選用冷凍、電灼、鐳射、手術切除等方法,但需注意保留健康面板或皮島,以防瘢痕攣縮,避免肛門狹窄。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