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會計資訊化是怎樣的

  管理會計是指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並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並幫助決策者作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管理會計資訊化一、管理會計資訊化是財務資訊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財務是企業所有業務資訊的整合點,企業經營中的每一個事項和交易,最終都會彙集到財務資訊系統中。收集資訊、加工資訊、儲存資訊,披露資訊,併為經營決策提供支援,是財務的一項重要工作。財務的資訊化,最終是為企業管理決策支援服務的。因此,管理會計資訊化不是一套獨立的財務資訊系統,它是財務資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資訊化,實際上就是面向管理會計的財務資訊化,是財務資訊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般,財務資訊化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會計核算軟體階段、財務整合軟體階段、財務業務整合階段。

  第一個階段:會計核算軟體階段,財務管理資訊系統的應用侷限於個別的會計核算模組,例如工資核算、資金支付核算等資料處理量大、計算簡單且重複次數多的經濟業務。各個核算模組之間,例如總賬、固定資產管理、工資核算系統之間,仍然聯絡較少,相對獨立。

  第二個階段:財務整合軟體階段,會計核算模組之間通過計算機資料庫和網路技術實現了資料共享,財務資訊系統由各個子系統組成***總賬、工資核算、固定資產管理、材料核算系統等***,並存在相對緊密的聯絡,同時在會計核算流程中增加了控制機制,利用“有借必有貸”、“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理論,使得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及時性大大提高。

  第三個階段:財務業務整合階段,財務資訊系統開始逐漸嵌入業務處理過程,在業務發生時採集資訊,不僅能自動進行事後的統計分析評價,而且能夠進行事中控制,財務資訊系統從獨立的系統轉化為強調與業務系統的整合上,成為企業整體管理資訊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管理會計屬於資訊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兩項作用是:提供資訊和支援管理。管理的中心是決策,管理人員在計劃、執行、控制、評價企業的過程中需要作出多項決策,而正確的決策需要及時、相關的資訊。資訊迴圈通過三個主要的資訊過程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分別是:記錄業務活動資料、資料維護、報告管理所需的資料。在資訊迴圈中,管理會計從各項證據中識別、收集、驗證各種資訊並分析資料,構建價值創造模型。在這些模型的基礎上,對現狀進行評估,並經過計劃、執行、檢查、對計劃進行回顧調整並不斷改善,推動企業不斷優化業務流程,支援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決策。

  管理會計在企業三大迴圈中發揮作用,需要資訊系統的強有力支撐。管理會計資訊化的框架設計與運用,需要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流程以及財務需要實現的管理會計職能緊密聯絡。管理會計資訊化主要著眼於以下幾個目標:

  ● 與企業戰略和目標緊密結合,充分支撐戰略與目標的實現

  ● 支撐端到端的業務流程,支援業務財務一體化

  ● 支撐財務管理職能在資訊系統中的實現:財務職能按專業化分工縱向可以分為財務運作、財務報告、稅務管理、經營業績管理等職能模組。這些職能都應當通過資訊系統實現業務支撐和資訊共享。

  管理會計資訊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需要具有前瞻性、靈活性,並充分考慮企業的未來發展和變化。一般來說,管理會計資訊系統框架的設計需要符合以下原則:

  ● 全流程的系統支撐,提升管理效率

  ● 資料一點錄入,資訊全程共享

  ● 零散資料向主資料轉型,實現資料治理

  ● 強化內部控制,降低管理風險

  在財務業務整合階段,初步實現了業務過程整合和各個應用間的協同,將一個個獨立的應用系統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協調的企業資訊系統。財務系統的高度整合和融合,實現資訊的自動化傳遞和轉化,從而支援企業財務核算的自動化處理和資訊儲存,形成全新的財務管理體系。

  從財務資訊系統發展的階段看,資訊系統的早期階段主要是解決財務會計***會計核算、會計報表***手工計算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效率提升;而到了財務業務整合階段,財務資訊系統主要為從業務中採集財務資訊、並進行加工、轉換、和輸出的過程,產生管理決策所需要的管理會計資訊,滿足會計的需求,支撐企業管理決策。

  因此,當財務資訊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將會聚焦於如何將財務資訊系統與企業的業務資訊系統融會貫通,如何滿足管理會計的需求,“以資訊化手段為支撐”,更好地發揮會計管理功能,更好地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管理會計資訊化二、管理會計資訊化的框架

  財政部2014年1月釋出的《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鼓勵單位將管理會計資訊化需求納入資訊化規劃,從源頭上防止出現“資訊孤島”,做好組織和人力保障,通過新建或整合、改造現有系統等方式,推動管理會計在本單位的有效應用。”可以看出,管理會計資訊化,是企業資訊化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個企業,雖然其環境、規模、商業模式、管理方式都不一樣,但是,從本質上來說,一個企業的所有活動最終都會抽象成為業務迴圈、管理迴圈和資訊迴圈。

  管理會計資訊化三、財務共享是實現管理會計資訊化的基礎

  財政部2014年1月釋出的《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專業化分工和資訊科技優勢,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核算到管理決策的轉變和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可以看出,財務共享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解決了大型企業集團財務組織重複建設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幫助企業實現從會計核算到管理決策支援的財務轉型。在財務共享的基礎上,財務資訊化實現了對財務核算領域的全面支援,繼而向管理會計領域繼續發展,最終實現面向管理會計的財務資訊化。財務共享是管理會計資訊化的基礎。

  成本降低、人員減少、滿意度上升,這些都是財務共享能夠帶來的顯著效益,然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在這些表象數字之下,共享服務能夠帶給企業更深層次的作用是:為從會計核算到管理決策支援的財務轉型提供資料基礎、管理基礎和組織基礎。

  管理會計資訊化四、管理會計資訊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在企業管理中,管理會計發揮的重要功能為:提供準確相關的資訊,為決策的制定提供過去、現在和與未來相關的預測資料進行預測、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管理決策支援。目前,雲端計算、移動互聯、大資料的出現給財務管理帶來了顛覆性變革,對於管理會計資訊化而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在資訊科技的支援下,未來企業將有能力對海量的財務資料和非財務資料進行收集、加工、分析和報告,預算管理、績效管理、成本管理等管理會計職能能夠更加高效、順暢地執行和開展。同時,雲端計算的快速發展將會改變企業的組織、流程和業務運作模式、企業的業務和交易處理不受時空的限制而在雲端處理。那麼,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及其資訊化未來也將會走向雲端。在大資料時代產生的海量資料,也將會儲存在雲端,隨管理會計所需而用。在雲端計算時代背景下的管理會計資訊將更加實時性、共享性,財務資料更加利於呼叫、分析,管理會計資訊將由以“存”為主轉向以“用”為主,更加貼近企業管理,從而更好地為企業決策提供支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