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如何補鈣和維生素

  大部分新媽媽們都知道要給新生兒補充鈣和維生素AD,但是對於如何補不太清楚,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生兒補鈣和維生素的方法,歡迎閱讀。

  新生兒如何補鈣

  第一步:補鈣從父母開始為了給新生兒一個好身體,在胎兒期就要注意及早補鈣。

  第二步:孕婦補鈣胎兒從幾毫米的小胚胎髮育成一個身高50釐米,體重3千克以上的新生兒,必須從母體吸收大量的營養元素,尤其是鈣營養。為了保證胎兒身高、體重的增長,必須保證脊柱、四枝及頭顱骨的正常骨化。在這個發育過程中,由於母體腸道向胎兒骨骼的鈣運轉,在妊娠期的最後三個月沉積在胎兒骨骼上的鈣約為30克,佔骨鈣總量的80。當孕婦吸收的鈣不足時,便會通過骨骼脫鈣來滿足胎兒對鈣的需要。母親向胎兒輸送的鈣離子,妊娠中期為每日150毫克;妊娠晚期每日450毫克***相當於胎兒每千克體重100--150毫克/日***。即使母親鈣營養缺乏,胎盤仍能主動地向胎兒輸送鈣,以保證胎兒生長髮育的需要。

  第三步:寶寶出生時體重在3千克以上,骨鈣的含量約為25克至30克,身長約50釐米。體重每天以25克至30克的速度增長,身高在28天內約增長至55釐米。為適應如此快的增長速度,合理營養,特別是鈣營養的補充,成為當務之急。母乳是最理想的營養的補,成為當務之急。母乳是最理想的營養品。雖然母乳中的鈣含量比牛乳中的鈣含量少,但母乳中的鈣、磷比例最適宜***2比1***,鈣極易被吸收。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母親雖經服用催乳藥及相關措施,但仍少乳或無乳時,新生兒應服用牛奶及代乳品。牛奶的磷會計師為人奶的6倍,鈣為人奶的4倍,牛奶的鮮明鉀和鈉的會計師也都高於人奶。牛奶中的鈣大多數與枸緣酸結合或形成磷酸鈣膠體,不易被吸收。所以在人工餵養時仍需注意補鈣。

  新生兒如何補維生素

  新生兒滿月後,應當到戶外適當晒太陽,並且給予額外補充維生素D,均有防治佝僂病的作用。

  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

  新生兒滿月後,應當到戶外適當晒太陽,並且給予服用維生素AD製劑,其中維生素D含量為每日400-800國際單位,可適當服用複方碳酸鈣泡騰顆粒,可預防佝僂病。

  新生兒從第15天起應常規補充維生素AD製劑***一歲以內的包裝***,每日服用維生素D的劑量為500國際單位,早產兒及雙胎兒其用量在前3月內應增加劑量,可選擇1歲以上包裝的維生素AD製劑,維生素D日攝取量為700國際單位,3個月後再恢復1歲以內包裝。補充維生素AD製劑,應一致堅持到寶寶滿3週歲。

  專家提醒新生兒滿月後,應當到戶外適當晒太陽,並且給予服用維生素D製劑,每日400-800單位,並適當服用鈣片;也可以肌肉注射維生素D注射液,每次15萬單位,可以供給4個月的需要,每隔4-6個月再注射1次。口服與注射均有防治軟骨病的作用。

  寶寶缺鈣的可能症狀

  但各位家長要注意,有這些症狀也不等於寶寶缺鈣。

  1.夜間盜汗

  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大量出汗,哭後出汗更明顯。

  2.睡覺不實夜驚、夜啼

  夜間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3.性情異常

  脾氣怪,愛哭鬧,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禿圈

  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形成枕禿。

  5.出牙晚、出牙不齊

  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或牙齒髮育不良,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咬合不正,牙齒鬆動,過早脫落。

  6.生長遲緩,學步晚,骨關節畸形

  缺鈣的小兒多數1歲左右學邁腿走路。缺鈣的孩子,由於骨質軟,有的表現為“X”形腿,有的表現為“O”形腿,肌肉,鬆軟無力,腿骨疼痛。

  7.前囪門閉合延遲

  常在]歲半後仍不閉合,形成方顱。

  8.常有串珠肋肋軟骨增生,各個肋骨的軟骨增生連起似串珠樣,常壓迫肺臟,造成小兒通氣不暢,容易患氣管炎、肺炎。

  9. 肌肉肌腱鬆弛

  小兒缺鈣嚴重時,如果腹壁肌肉、腸壁肌肉鬆弛,可引起腸腔內積氣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狀。如果是脊柱的肌腱鬆弛,可出現駝背、雞胸、胸骨疼痛。

  10.其他

  小兒缺鈣還時常出現食慾不振、精神狀態不好、抽搐、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