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需要準備什麼

  育兒知識是涵蓋孩子各年齡段在育兒時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對新生嬰兒更好的照顧,更好的呵護所需要學的一種知識。因為每個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呵護及教育方式。從寶寶及母親雙方的角度關注育兒生活,涉及兒科疾病、幼兒保健、孕婦保健、孕期保健、育兒教育等方面。

  幼兒園可以算作是寶寶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對孩子和家長都是一個考驗,其實要寶寶順利入園,家長們要提前半年做好準備。

  一、寶寶的心理準備

  1.講解幼兒園

  小寶寶並不知道幼兒園是什麼,這就需要家長和寶寶講一講。

  提示:對寶寶講時,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幼兒園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園後,心理落差大,反而認為家長騙他,不願去幼兒園。

  2.熟悉環境

  在平時,家長應該和寶寶一起,到幼兒園走一走,看看幼兒園的外觀,聽聽孩子們的唱歌聲,歡笑聲,讓寶寶產生願意進幼兒園的願望。

  3.減少寶寶對家長的依戀感

  入園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給寶寶一定獨處的時間和空間,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減輕寶寶對成人的依戀感。

  4.結交新朋友

  多帶寶寶出門接觸小朋友,鼓勵他主動地和他人進行語言溝通,與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常請小夥伴們到家裡來做客,讓寶寶當小主人,招待好客人們。

  提示:在寶寶正式入園前,最好幫助寶寶認識一兩個同一個班級的同伴,這樣,寶寶在進入幼兒園時,班級裡有熟悉的同伴,寶寶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會減少很多。

  二、寶寶的自理能力培養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護寶寶,寶寶的生活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入園前的幾個月裡,就要放一放手,讓寶寶學學生活自理了。

  1.學習自己吃飯

  幼兒園老師雖然會在剛入園時喂寶寶,但畢竟孩子多,老師少,有照顧不到的地方,寶寶就要自己學會自己吃飯,並要吃飽。

  2.學會自己穿衣服

  在入園前,家長就要訓練寶寶自己解釦子,扣扣子的能力,因為學校孩子多、老師少,如果寶寶自己不會穿衣服,只能等老師來穿,很容易受涼。

  3.學習自己喝水

  用水杯喝水對寶寶來說有一定難度,家長就要為寶寶準備一個塑料杯,裡面倒上一點點水,寶寶渴了的時候,就讓他用杯子喝。

  4.學會大小便

  一般一歲半以後,寶寶就可以訓練大小便了。為了讓寶寶儘快學會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時通知大人,家長在看護寶寶時,要了解寶寶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另外,家長在家中也要養成寶寶定時大便的習慣。

  5.培養作息習慣

  在幼兒園裡,上學放學都有一定的時間,因此,父母要逐漸使寶寶在家的作息和幼兒園的一致,寶寶進入幼兒園後才不至於感到不適應。

  6.社交能力培養

  進入幼兒園,就進入了一個小社會,有些孩子認生、膽小,父母就要多加註意,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

  7.語言能力的培養

  在幼兒園,如果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差,對寶寶來說是非常苦惱的事情。因此家長要多和寶寶說話,鼓勵寶寶講出自己的想法。儘管家長已經猜到寶寶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也要鼓勵寶寶說出來。平時也要和寶寶多說話,讓他聽得懂成人的話。

  三、入園的物品準備

  與寶寶一同準備上幼兒園時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強他去幼兒園的意願。

  1.書包

  帶寶寶一起去商店挑一個可愛的小書包,在書包表面繡上或寫上寶寶的名字,利於老師辨認。其實對於剛入園的寶寶來說,書包裡裝些什麼是無所謂的,只要每天能揹著心愛的書包上幼兒園,他就有一種成就感。當然有些幼兒園會提供書包,父母可以不用買。

  2.衣服

  給寶寶準備一些適合在幼兒園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脫的裙子和揹帶褲收起來,也不要給男孩穿前門襟裝拉鍊的褲子,以免夾傷生殖器。另外準備一兩套內衣褲,因為寶寶年齡小,換了環境容易緊張而尿褲子。

  3.鞋子

  為寶寶挑選一雙舒適合腳的鞋子,因為幼兒園戶外活動較多。可在鞋子上貼上卡通圖片,幫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貼上猴子的左半臉,右鞋貼上猴子的右半臉,穿對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猴子臉。這樣特徵明顯的鞋子還能避免寶寶之間穿錯鞋。

  4.玩具

  一般幼兒園都允許初入園的寶寶帶一兩件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手裡拿著自己熟悉的東西,寶寶會有一定的安全感。讓寶寶挑選自己喜歡的、體積適中***小於幼兒腦袋,大於幼兒拳頭***、無尖銳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軟的玩具2~3個,輪流帶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