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學習最佳期是什麼時候

  其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育兒觀念也在不斷嬗變。那麼,呢?

  育兒學習最佳期:

  1歲是聽覺發展的最佳期;

  1-3歲是口頭語言訓練的最佳期;

  3歲左右是行為習慣形成的最佳期;

  4歲是智力發展的最佳期;

  5歲是掌握數學概念的最佳期;

  3-6歲是性格形成的最佳期;

  3歲開始是音樂學習的最佳期;

  10歲以前是學習外語最佳期。

  養育策略

  1.及時予以鼓勵

  如果寶貝想要做點什麼,父母應幫助他去實現他的意願,千萬不要挫傷他的自尊心,更不要求全責備。過多地限制會挫傷寶貝的自尊心,讓他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及時地祝賀寶貝點滴的成功和向他的善意表示道謝,都會使他信心倍增。

  2.為寶貝樹立恰當的樣板

  想讓寶貝充滿自信,父母自己首先也須充滿自信。如果父母本身不自信,他的行為就會傳遞給寶貝一個錯誤的資訊:一切都是不確定的,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對還是錯。因此,父母一定要為寶貝樹立自信的樣板。

  3.積極加以引導

  2-3歲寶貝往往喜歡模仿父母去幹些自己幹不了的事情,這時,父母應加以引導,幫助他建立是非觀,並講清他之所以幹不了和不能幹的道理。還可以轉移寶貝的注意力,讓他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防止他在做這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產生挫敗感。父母要為寶貝的發展盡一臂之力,對他的反抗行為既不能一味滿足,也不能過多地限制。一味地滿足容易造成寶貝任性和執拗,過多地限制則會導致寶貝變得過分依賴和缺乏自信。

  4.傾聽寶貝的心思

  親人給寶貝更多的關愛是他信心的來源和支援。被包圍在關愛氛圍中的寶貝,往往比那些缺乏關愛的寶貝更具自信心。只有通過耐心地傾聽,父母才能真正發現寶貝問題的癥結所在,進而快速有效地解決他面臨的問題。而每次寶貝心結的迎刃而解都可能最大程度地幫助他恢復自信心,獲得被給予關愛的溫暖。

  5.加強抑制鍛鍊

  過分順從寶貝的意志不是好做法。父母應該給寶貝定一個大致的規矩範圍,在範圍之內,他可以有自己的選擇權,但是範圍之外,他必須受到約束。這樣既可以保護寶貝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又不使他過分放縱,造成自我中心。抑制鍛鍊必不可少,媽咪要有意識地培養寶貝的承受力。承受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可以從平常的遊戲開始訓練。在和寶貝做遊戲的時候,要告訴他只要遊戲就有輸贏,並且嚴格按照商定的遊戲規則遊戲。遊戲時,父母不要老是讓著、遷就寶貝,適當讓他嘗試失敗沒什麼不好。平時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在寶貝面前稱讚其他小朋友,讓他明白優秀的人不止他一個,別人也有優點,他需要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並從中教會寶貝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接納他人,如何學會承擔失敗,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