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嗓音的保護方法有哪些

  幼兒的發聲器官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還比較嬌嫩,對外界抵抗力較弱。如果孩子習慣用大喊、大叫、大哭等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其聲帶就容易受損,導致嗓音變得嘶啞。所以,保護幼兒的嗓音刻不容緩,那麼你知道嗎?

  幼兒嗓音的保護方法

  1、別高聲喊叫。長時間用嗓過度或高聲喊叫,會導致孩子的聲帶充血、水腫,從而使嗓子變得嘶啞。因此,家長應教導孩子不要大聲說話、高聲喊叫,平時也不要無端引起孩子大聲哭鬧,以免在無形之中傷害到嗓子。

  2、別唱成人歌曲。成人歌曲的音域不適合幼兒,音調音量也超過了幼兒的負擔能力,所以家長不要教孩子唱成人歌曲。因為如果孩子唱不上那個曲調時,就會叫喊著唱,這樣很容易損傷聲帶。因此,家長教孩子唱歌時,儘量不要教他們唱成人歌曲;還有,孩子唱歌和朗誦時,音量不要太大,時間也要有所控制。

  3、多喝白開水。白開水是最好的“潤嗓藥”,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多喝白開水;也可以讓他喝一些具有清熱去火功效的蔬果汁,如雪梨汁、菊花茶等等。

  4、變聲期勿大聲叫喚。當孩子處於變聲期時,他們的聲帶最容易受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嗓子。為了保護嗓子,這一時期的孩子不宜大聲喊叫和長時間地說話;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吸菸,不要吃刺激性食品,做到勞逸結合。

  幼兒聲帶的發育特點

  幼兒的聲帶要從小保護,否則容易造成聲帶受損,聲音就會很難聽。那麼,幼兒聲帶的發育特點有哪些呢?

  據專家介紹,聲帶的作用在於振動所引起的聲音。在6歲之前,幼兒的聲帶以及其他發聲器官在處於生長髮育的狀態,此時他們的喉腔較窄,聲門窄而短,聲帶短小而柔弱、細薄、不夠堅韌,因此幼兒的聲調比大人的高,而且清脆悅耳。但是,由於幼兒的音域較窄,聲帶容易疲勞,一旦長時間說話、發生方法不正確,或經常大聲哭鬧、高聲喊叫,就會使聲帶受到損害,使得聲帶變厚,導致聲音變得不再清脆悅耳,而是變得嘶啞。

  在幼兒時期,男孩、女孩的聲帶都長得相仿,所以發出的聲音區別不大,此時的聲音可統稱為“童音”。到了變聲期,聲帶就會發生變化,男孩的聲帶逐漸變得粗大,女孩的聲帶則相對細小。聲帶發生變化,聲音自然也會隨之改變。此時,孩子的聲帶容易充血,或出現一定程度的水腫,如果不好好保護,待變聲期過了之後,聲音就會有所改變,部分孩子的聲音會因此而變得嘶啞難聽。